最近,被同事安利了一本5分钟纪录片,叫做《早餐中国》。还记得上一次看到这么接地气,有烟火味的纪录片,是《人生一串》。
如果说烧烤江湖拯救的是夜晚无处安放心情的人,那么早餐江湖拯救的就是丧丧的丢了梦想的年轻人。
5分钟,一段城市场景,一家小店,一道早餐的制作,一个店主的故事和一段店主喜欢的音乐,构成了这充满乡愁和香味的美食纪录片。
导演果然还是陈晓卿,还是老手法,把美食,生活思考,乡愁连接在一起,通过食物去呈现温情。
食物的地气通过场景和接地气的对白,字幕呈现出来,早餐从湖南米粉吃到贵州酸汤粉,从广东猪血汤吃到西安油茶麻花,让人思念家乡,也让人感慨原来中国人的餐桌上光早餐就能拍出100样不重叠。
还是美食最治愈阿。
看完后不仅食欲大增,还立下要“好好吃饭”的flag。
“原来能叫醒我的不是梦想,而是世间最寻常的一桌早餐。”
“吃了早饭后,发现生活也没有那么糟嚒。”
因为繁忙忽略的生活,被导演重现在人们眼前,越是贴近生活的美好,越能激发人们的共鸣。如果觉得生活不够好,很多时候可能是我们没有真正深入生活的场景,参与进去。
不喜欢早晨,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太久没有好好吃一顿早餐了。
第一集:湖南长沙《肉丝粉》
店名:学义面馆
地址:长沙市月宫街 67 号
长沙伢崽的家乡话开启了关于肉丝粉的介绍,现场开启长沙人【shuan】粉教学。这个对白一出来,真的是无比接地气。
“那个长得像猴子的是我爸爸小陈,那个长得像猫头鹰的是我妈妈华姐。”、
“为什么叫学义面馆?”
“因为我爸爸叫学义喽!”
在湖南吃粉不叫吃粉,叫嗦粉,这家二十多年的老店,汤底用后腿骨熬制,从 2 点一直熬到第二天早上。
然后全屏幕就开始【shuan】粉,整个店的人一起【shuan】粉,发出那种”嗖嗖“的声音。
看一集就知道,这个场景,这些无厘头的对白真的还是真实的,有点好笑但又觉得很可爱。
后半段老板把煨制 5 小时的肉丝码子,一股脑浇在粉面上,再配上酸豆角、酸菜、榨菜和蒜蓉,夹起一大筷子嗦一嗦,然后屏幕就开始冒香气了。
第二集:贵州凯里《酸汤粉》
店名:万博粉馆地址:凯里市学院路凯里宾馆附近
第二集来到贵州,贵州有句俗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大伯莫伯亮是这家店的店主。凭借独门秘方西红柿蘸酱从一天4碗粉卖到了400碗。
这期间至少有100人上门来求学,大伯很可爱地说,独门秘方,不教。
店里的客人诠释了正确的吃粉法。吃粉的同时,一定要就着蘸水碟里的西红柿酱才行。西红柿酱用西红柿和青椒熬制而成,加上香葱、辣椒面和折耳根,然后把粉钳在蘸水里,要小口小口地慢慢吃才香。
满屏幕的西红柿特写,让人隔着电脑都能感受到那种酸辣,感觉要起鸡皮疙瘩。
酸辣粉的砂锅里,料也十足,香菇、肉丸、猪肝、火腿肠、鹌鹑蛋……你能想到的配料它都有。
最后,神仙级的吃粉以老板娘喜爱的一首《舞女》收尾。听到配上那小区的画面,真的是绝了。
第三集:广东汕头《猪血汤》
店名:海记猪血汤地址:汕头市龙眼街凤园 2 栋 106 号
从汕头的菜市场开始拍,一开始就让人对菜场的食材充满探索的欲望。
这一次的店家是一对80后小夫妻,代言的就是号称“十全大补汤”的潮汕猪血汤,来
潮汕地区,不吃这碗猪血汤你就等于没来。
导线把猪血拍出了果冻的既视感,Q弹鲜嫩红彤彤,感觉真的有毒。即便对内脏恐惧的人可能都会想要试一下。
猪血小火慢炖,配料也很丰富,大肠、瘦肉、海鲜……一个都不少。搭配当地特有的养生菜,营养这样才是好。
这一次的店主歌单有了80后的特色,是《放生》,还搭配老板下班后玩网游的场景。
后面的我就不剧透了,留给各位慢慢去看,总之片子还是很温情,你总能在里面找到你喜欢的家乡味道,找到一道早餐治愈人心的奥妙。
第四集:福建福安《水煎包》
第五集:陕西西安《麻花油茶》
第六集:湖南长沙《猪油渣烧卖》
第七集:广东汕头《《粿汁》
第八集:贵州黔东南《羊瘪粉》
听说这个早餐系列一口气拍了100集,我们就等着慢慢看吧,每天补充一点能量,相信不久后,我们的起床气都要被治愈了。
互动:来说说你喜欢的早餐吧!
一个从小爱写稿的姑娘
从记者圈跳入财经内容圈
从财经圈又到了传统手艺圈
采访匠人 市民 生活家 / 撰写故事 财经栏目 游记
对写作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从未消失
愿在这条路上死磕到底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末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9U6MmwB8g2yegNDHx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