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数十年,中国为何失去东北150万平方公里领土?实情令人感慨

2019-07-17     历史有妖气

中国在很长时间里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邦”,以至于在清朝乾隆的时候还因此而闹出了划时代的国际性笑话,他拒绝了来自英国带着和平善意的访华使团。但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这其实怪不了乾隆,因为在乾隆之前的中国,与目之所及的邻国相比确实是非常强大的。

想必当年乾隆拒绝英国外交使者的时候,心中的唯一想法就是“朕也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毕竟在那个时候的大清帝国,经过各种南征北战之后,已经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而领土疆域更是空前辽阔,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在乾隆之后没多久,清朝就陷入了各种“蛮夷来袭,天朝震动”的惶恐之中,不停被迫于列强国家发生战争,而一旦战败就是割地赔款,原本极盛时期的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最终只余下了一只雄鸡的形状。而在晚清数十年里,中国就失去了外东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这又是为何呢?

​当年的清朝在东北地区其实是有着传统出海口海参崴,还有着日本海出海口等广大辽阔的疆域,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那些地方纬度很高而且非常寒冷,所以想要过去居住的人也很少,以至于康熙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就将贝加尔湖以北的地区让了出去,不过海参崴等城市还是属于中国。

毕竟当时的中国还算国力强盛,与其他国家的国力差距也没有那么大,但是等到晚清的时候,清政府一方面被西方列强打压得疲于奔命,另一方面也已经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以至于沙俄帝国趁机割占了大量的领土,其中就包括了东北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那么为何他们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做到呢?实情实在是令人不胜感慨。

原来因为满清起家于东北的建州女真,以至于他们认为东北属于他们的“龙兴之地”,是传说中的“龙脉所在”,不能让汉人进入去破坏了他们的龙脉,所以就建立了大量的隔离带,不准汉人进入东北地区。同时大部分的满人也已经进入京城享受生活,就导致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日渐稀少,于是清政府对于这片土地的控制能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弱。

如果是在古代的话,这并不足以成为问题,因为那一个方向基本不可能有敌人过来,然而晚清正处于“未有之大变局”,以前从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就发生了。沙俄帝国的军队进攻东北的时候,当地已经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于是外东北大量的土地就这么丢失。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RjC2wBmyVoG_1ZQb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