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本来是遗骨的意思,通常是指佛陀的遗骨,因此也称佛骨、佛舍利,后来也指大德高僧圆寂后焚化的遗骨。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被认为是佛教至宝,佛顶真骨是佛陀的头顶骨,仅有一块,是佛教至高无上的圣物,现存于中国南京牛首山佛顶宫内。
据佛家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在拘尸城涅槃之后,各国都想得到佛陀舍利,均被拘尸城人拒绝。各国准备武力夺取,这时香姓婆罗门站了出来,晓喻众生,并提出让八国均分舍利起塔供养,化解了此番争端。
这样世界仅存一块的佛教圣物,为什么会在中国的寺庙里呢?
佛教自从在汉朝时从印度传入中国,公元68年,汉明帝下令在东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寺院,用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命名为白马寺。差不多在三国初年,东吴孙权开始引入佛法,在南京修了一座寺庙,因为是江南最早的佛寺,故起名建初寺,佛教在这时正式传入江南。
南北朝时候,战乱频仍,建初寺在战乱中被焚毁,后又在原址建了一座小寺院,因为地处长干里,便称之为长干寺。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痴迷佛教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做佛事,重修长干寺,后又将寺名改为阿育王寺。
隋朝统一天下之后,隋炀帝平毁建康城,长干寺也遭到废毁。直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一位法名可政的高僧向朝廷奏报长干寺舍利屡屡显现灵验之事,于是真宗皇帝便下旨重修长干寺,并建宝塔供奉舍利。
这次重修和以往几次重修不同,真宗皇帝非常关注,还下令将之前几年印度高僧敬献的佛顶真骨舍利埋入宝塔地宫。宝塔建好之后,真宗赐名“圣感舍利塔”。 元朝末年,长干寺毁于战火,但是宝塔依然屹立。
明朝永乐年间,长干寺意外失火,被烧得片瓦无存。明成祖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下诏在长干寺的旧址上重建寺院,赐名“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非常雄伟,浮图高耸,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的奇迹,但是寺庙的主题由供奉佛门舍利变成了皇帝报恩,世人也就慢慢遗忘宝塔地下埋藏的佛陀舍利。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南京城遭受厄运,报恩寺又被韦昌辉铲平,万幸地宫里的佛陀舍利无人知晓未被损坏。
直到2008年,考古专家在南京长干寺遗址里挖出一个巨大的铁盒,佛教至圣之物佛顶真骨在历经千年之后,再次重现人间。
《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等典籍曾介绍过,佛顶真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头骨,大致可以推测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发孔德完整头骨。考古专家经过严格详细地考证,和史料记载完全契合,得出南京发现的佛顶真骨为佛祖舍利,现代科学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根据史料和长干寺出土的碑文记载:佛顶真骨是送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来华的印度高僧施护所献,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埋入长干寺圣感塔地宫,此后千年无人得见,其文物和宗教价值无可估量。
现在南京在牛首山斥资40亿,建立了一座佛顶宫,用来供奉佛顶真骨这一佛教至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FFMjHIBiuFnsJQVE0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