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市博物馆,游客正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展。 (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 饶俊华)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5月17日,新疆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正在为“5·18国际博物馆日”恢复开馆进行最后的筹备。
米东区居民林明华在家中点开新疆博物馆在线观展链接,进入VR全景模式观展。
“线上+线下”,奉上文化餐
打开新疆博物馆线上展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院内广场,跟着箭头的指引,首先来到新疆博物馆的“西域历史的记忆”展厅。
林明华点击鼠标,调整远近距离,多角度欣赏着精品文物。
“不但可以看清精品文物的每个细节,还能通过语音讲解,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林明华说。
记者注意到,林明华打开页面时,左上角显示已有6.33万人观看,当林明华观看结束时,观看人数为6.34万人。
新疆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张远华介绍,这个数字是“云”观展上线后的总人数。这个线上展览,是去年初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采集先进技术给公众打造的线上服务,被国家文物局作为首批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推送。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6万余件,历史展厅展出全疆各地出土精品文物近千件,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登录新疆博物馆在线观展链接(720yun.com/t/fdvkuw8mspe),便可随时随地观展。
参观完新疆博物馆,再进入网上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缅怀学习。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场馆将讲解员讲解、展品介绍、场馆展览通过数字化技术浓缩到一个二维码上,打开手机扫码,就能无死角地游览各红色革命场馆。
全疆六地博物馆联动邀“云游”
5月16日至18日,“新疆是个好地方”全媒体平台展开覆盖阿勒泰、阿克苏、巴州、哈密、和田、吐鲁番六地博物馆的联动直播活动。
直播以主持人探馆体验、馆长引导讲解内容相结合的形式展开,通过“云端”为大家分享一件件文物。观众除了可以通过直播欣赏到六地博物馆的各类文物外,六地博物馆馆长还将亲自讲述博物馆珍藏文物及历史故事。
记者“走进”和田博物馆,这里的工作人员通过三维扫描建模、全景深高清照片贴附等技术,为馆里110件文物建立了720°立体数字照片,参观者登录该馆微信公众号,就能零距离“把玩”这些千年文物。
流动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从4月21日到5月12日,新疆博物馆打造的2021年“流动博物馆”走进景区、社区、学校、机关等场所,在全市已经开展了70场巡展,目前巡展仍在继续进行中。
新疆博物馆为“流动博物馆”打造了全新活动:包括“新疆四史流动展”的乡村版和中小学生版,《尼雅、考古、故事》流动展,以及用“馆校牵手”方式开展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研学游”“邮驿研学游”和“国宝守护人”“文物讲新疆”“文物知识竞猜”等。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也在今年持续开展流动博物馆巡展,把党的历史、新疆发展史“搬上”巡展车。沿着巡展行进线路,人们可以了解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背后的故事,感悟百年来党的辉煌历程。
“西域古代历史的记忆”展厅中近千件文物以图文形式制成展板,并通过三维和VR技术制成VR虚拟展览,让历史和文物活了起来。平时“高冷”“严肃”的珍贵文物,通过流动博物馆,呈现在街头、社区、校园,让市民近距离观赏“触摸”。
“这个VR虚拟展览很神奇,通过操作仪器的手柄,不仅可以漫步在博物馆各个展区,还能把展柜中的文物‘抓’在手中,放大或者缩小,旋转观看。”一位游客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