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四扇“窗户”,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好

2019-09-18     喜马拉雅

来源丨喜马拉雅精品课《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

编辑丨金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听音乐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去翻阅每首歌下面的评论。听音乐本身反而变成了一件顺便的事情。每首歌下面的评论区就像一个树洞,每天人来人往,在上面留下无数个孤独或者欢喜的乐评。



看这些评论,总感觉像在看一段街头采访,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只是在镜头前留下自己的两三句话,但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青春、遗憾、喜乐、成长。步履不停的人也总想找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悄悄地吐露心声,静静地缅怀追忆。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乐评是这样写的:“当我和你谈恋爱的时候,其实是六个人在谈恋爱,你认为的我,我认为的你,我以为你认为的我,你以为我认为的你,真实的你,真实的我。”一句话道尽人际关系中互相了解的困难。

处理人际关系的实用工具——周哈里窗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TA那种人我太懂了”,你自己可能也说过,“我摸准了TA是什么个性”,这个意思是说我们很熟悉这个人。可是,别人眼中的你,跟你心里的自己,会是同一个人吗?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刻着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可见,认识自己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遑论了解别人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了解他人呢?我们可以运用一个能在人际关系当中增进互相了解的工具——周哈里窗。



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周哈里窗”模式。这两位心理学家当时所提出的这个理论,被应用在组织团体当中,帮助大量的人来发现,“我们心目中以为的自己”跟“别人所认为的我们”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差异?

周哈里窗的四个“窗户”

周哈里窗展示了关于自我认知、行为举止和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之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前提下形成的差异,由此分割为四个范畴。

第一个区域,是公开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比方说,你在班上常常顶撞老师,大家知道“哇,你性格勇猛”,你自己也这么认为。

第二个区域,是隐藏区。我们自己知道,可是别人不知道。比方说,有的人其实很自卑,可是绝对不会表现出来,反而故意装出很自信的样子。所以,其他的人都觉得你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只有你知道自己其实很自卑。



第三区就比较恐怖了,是盲目区,也叫做口臭区。口臭就是别人都闻得到,你自己闻不到。所以这个盲目区就是你自己不知道,可是别人都知道的。比方说,有一些人喜欢在社交网站上面分享好的东西,可是别人认为你在炫耀。

第四区是未知区。比方说,你本来认为你绝对不可能亲手去碰触粪便这种东西。可是所有养猫的人都会自称为“铲屎官”。

我们每一个人性格都有这四个区域,这四块窗户大小有可能比例不一样。盲目区比较大的人,就会被别人认为“这个人真的很没有自知之明”,而隐藏区比较大的人就会被认为很神秘。

其实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搞不清楚自己有哪一些性格是在隐藏区?哪一些性格在盲目区?或者是未知区?

有利于互相了解的“自我暴露”

那怎么样能够跟别人变得互相了解呢?心理学家建议,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如果适当地自我揭露,适当分享一些私密的经历,这些私密的经历就来自于我们的隐藏区,有利于我们拉近距离。

心理学家Arthur Aron在1997年的时候出了一分测试卷。这份测试卷证明了,只要在人格上面自我揭露,能够很快速地建立本来很陌生的人之间信任以及亲密的感觉。

面对这36题,你可以发现,你没有对别人揭露过的周哈里窗这四个窗户当中的隐藏区,也就是你自我揭露的深层的部分。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子的自我揭露挺恐怖的。我觉得是否恐怖,可能决定于你所揭露的答案,是不是让你感觉到很不安?其实一旦自我揭露了,你跟对方也达成了一般人所达不到的亲密关系了。

当我们什么时候感到最安心呢?或许就是当我们知道,当我暴露真实的我的时候,你也不会离开我的时候吧。

关于主播:

蔡康永,中国台湾节目主持人、作家、设计师、演员、编剧、导演。《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基于心理学理论,拆解蔡康永在演艺圈令人如沐春风的秘密,提炼成可实操的情商提升工具。让听众活得更加舒适,不会陷自身于负能量情绪,进而在爱情、亲情、友情中,都能更好地经营一段舒服的关系。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skyRW0BJleJMoPMYb_7.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