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如果有这4种特征,年轻父母最好不要让她带娃,以后都是事儿

2021-01-08   爆炸母婴课堂

原标题:婆婆如果有这4种特征,年轻父母最好不要让她带娃,以后都是事儿

婆婆如果有这4种特征,年轻父母最好不要让她带娃,以后都是事儿

在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相信没有家庭不是其乐融融的,孩子奶奶高兴有了大孙子,宝爸大喊“我当爸爸了!我当爸爸了……”可这一时的风平浪静不能代表以后没有暴风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 “婆媳关系容易不和”的说法,现如今,新时代带娃和传统带娃的“战争”越演越烈,婆婆和儿媳妇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真正能够融洽度日,和睦相处的婆媳少之又少。

为了缓冲或者是避免矛盾,若是婆婆有这4种特征,年轻父母最好不要让她带娃,容易以后都是事儿。

“不能说,一说就哭”的婆婆:‍

前几天,包括我在内几个宝妈在一起聊天,说起了老人带娃这件事。闺蜜小佳说“我家婆婆不得了,每次和她有带娃理念冲突时,她都哭然后还打电话到处告状。每次公公知道媳妇受委屈了,不直接说我而是 特地给我老公发短信,让他对他妈好点。”

你是不是也有个同款婆婆,与其让双方都陷入无尽的消极情绪中,还不如都解放,尽可能的自己带娃。或者是发挥孩子爸的作用,让他作为桥梁试试能不能缓解和增进感情。

“ 过于节省财力”的婆婆:‍

有人说 “养孩子就是在烧钱”,尽管我国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但还处于学龄前的宝宝,无论是日常用品,奶瓶、爬行垫、纸尿裤、安全座椅、配方奶粉,还是大大小小的玩具,认知类玩具、操作类玩具、益智类玩具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果此时婆婆还要添乱,和年轻父母一起生活后,常常是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连充话费随礼钱都和儿媳妇要,整个家庭负担都会是“重如泰山”。

“注重传承听不进去劝”的婆婆:‍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婆婆延续过去的老传统带娃,如给孩子把屎把尿、给孩子穿太厚、过早让孩子吃肉……

实际上,在新时代社会,这些老传统早已经被科学育儿的方式取代,如在孩子把屎把尿上换成了如厕训练, 《儿科学会》 提到,宝宝在18~24个月再进行如厕训练也不晚,过早地把屎把尿反而会影响孩子隐私,甚至是后续发育中专注力的培养;

而过早让孩子吃肉,即使是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也是先添加肉泥,首选是强化铁的米粉。按照《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 7~12月龄的宝宝每日肉禽鱼的量在25~75g

“忍不住给孩子吃零食”的婆婆:‍

“妈,别再给宝宝零食吃了,看牙都黑了!”婆婆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父母不在场时偷偷让孩子吃,什么糖、果汁、薯片、果冻,都在孩子的哭闹下妥协。

恰恰是这些不健康的零食,正是增加宝宝肥胖、营养不良、身体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

其实,早在2018版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中提倡,1岁以上的孩子虽然可以吃零食,但要在不影响正餐的情况下,不能暴饮暴食;2~12岁幼儿和儿童,每日零食摄入的热量也要控制在全天的10%以内。

今日话题:婆婆带娃你放心吗?会如何和她沟通?不妨留言说说你家里的事~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