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TB!税收大数据告诉你,深圳如何“复工复产”

2020-04-11   深视新闻

“复工复产”是最近的热词

全国各地纷纷迎来了“复工潮”

打响了“复工战”

那么深圳的情况如何呢?

我们通过一组税收大数据

来看看深圳复工复产的真实情况

什么是税收大数据

想要了解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恢复的情况,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数据?

交通流量数据?货运数据?或者人口流动数据?

这些数据固然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对交通货运承载量、人口流动分析、城市人口活跃度等多维指标的监测,来推测这一地区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

然而反应企业真实的情况,这些数据又有些片面,比如,并非所有城市都拥有地铁,而货运数据也会由于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波动而使货运量失真,人口的流动也无法直观判定为复工。

税收数据,特别是增值税发票的开票量,可以被认为是最能客观全面反应经济活动的量化指标,也是判断“复工复产”情况的重要依据。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深圳市税务局主动利用增值税发票数据、企业调研信息等,深入分析企业的真实复工复产情况,整合了超过1084TB的大数据“战略资源”,同时整理了超过20份分析报告。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复工复产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1084TB税收大数据下的

深圳“复工复产”

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深圳共32.4万户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累计开票金额1.2万亿元,累计开票户数占去年同期的比重达到92.8%,累计开票金额占去年同期的比重达到80.4%。

可以说,税收大数据下,深圳的复工复产情况称得上稳中向好,同时也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01

从总体情况看,累计开票户数占比从第一周的29%逐渐提高到第八周的91.9%,累计开票金额占比也从第一周的65.6%逐渐提高到第八周的82.7%,整体复工复产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0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8534户开票,户数占比近96%,复工复产进程稳步提升。近期,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也陆续加入到复工复产大军当中,渐成复工复产主力军。

03

建筑业是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但在“新基建”加速推进的带动下持续回暖,目前行业金额占比已恢复至67.2%,日均开票金额从第一周的3.5亿元增加到第八周的15.6亿元,其中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累计开票金额增长27.5%。

1084TB!税收大数据告诉你,深圳如何“复工复产”

04

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与“新基建”相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复工复产表现良好,户数占比达到100%,累计开票金额增长15.9%。

另外,税收数据还显示,腾讯科技开票金额占比达到150%。受益于网络娱乐、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等互联网业务,深圳信息技术服务业复工复产呈现良好态势,两个月来日均开票金额2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2倍。同时,金融、商务服务业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资金及专业服务,复工复产状况优于其他一般行业。

饮食类销售、电气水产供、交通运输等涉及民生保障的行业基本维持平稳运行状态。疫情背景下,居家生活对食品粮油及水电的需求增加,各大超市纷纷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

截至今年4月8日,天虹、沃尔玛、永旺等零售企业及顶全等便利店的金额占比均达到100%以上。电气水产供业共410户企业开票,金额占比91.4%;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共1.3万户企业开票,金额占比83.7%,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其它行业顺利复工复产提供资源保障。

此外,防疫生产业在防疫需求爆发的急剧拉动下,基本实现全面开工、超额复产。截至4月8日,深圳市与防疫直接相关的重点企业开票户数占比105%,金额占比高达129%;与防疫间接相关的药品制造、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服务、医药研发金额占比也很高。

从数据上看,深圳整个社会生产已经在疫情防控常态的情况下,逐渐复苏。但是税收大数据也显示:部分生产型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断供”风险,可能会制约未来产能扩大。对此,深圳将优化完善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更好利企、援企、稳企、安企,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 广东出台最大力度环评改革指导意见;深圳被赋予省级环评管理权限!

  • 复工复产后,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锐视角|新冠病毒基因正在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