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资金、人才…… 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将再获新动力

2020-04-30   深视新闻

继IT产业之后,生物科技和生物医药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和空间最大的产业。

在新冠疫情中,这一被业界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逆势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22518.67亿元,同比下降6.7%。但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却保持了较好增长。一季度,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1.3%,其中3月当月增长11.2%。

这一情形也引发了各地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

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4月29日就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它将对这一新兴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生物医药产业是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坪山生命科学城、大鹏坝光国际生物谷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较早,2005年就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首批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019年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337.81亿元,增长13.3%,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3.3%。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竞争十分激烈,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相比较而言,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仍然存在差距。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依然位于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末位。将其建设成为新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本次常委会会议通过的《决定》明确了深圳市“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的总目标,并从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要求。

《决定》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健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推动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规划,推动生物医药企业机构向园区集聚,在全市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和错位发展。

《决定》要求,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行业审批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尤其针对当前抗击疫情的形势,强调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理念,健全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决定》指出,要积极构建产业发展完整链条。要求立足突出优势、补齐短板、开放合作,从产业发展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定,注重完善薄弱环节、夯实发展基础,打造覆盖全产业链条、高度开放合作的发展环境。同时深化开放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最重要的,《决定》提出加强产业发展要素保障。要求从人才、资金、土地等各方面加强保障,推动产业发展。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形成产业基金集群,并支持企业挂牌上市。

  • 《柳叶刀》披露深圳抗疫关键密码 全球媒体竞相聚焦深圳经验
  • 深度解读丨“双区”背景下的创业板改革
  • @港澳青年和海归青年 深圳欢迎你们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