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哪来这么多禁忌?“坐月子”应该怎么吃?

2019-06-18   爸妈说育儿

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会给妈妈带来无尽喜悦,也会让妈妈的身体因为生孩子不可避免地受到摧残与伤害。

正确的月子护理是产后恢复第一步,妈妈恢复好心情好,宝宝才能健康成长。

但是,科学坐月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要这样做,同事朋友说应该那样做,网上又说他们说得都不对,这让本来就很茫然的新妈妈更加不知所措。

而一些错误的坐月子方式,也让妈妈们吃尽了苦头。

比如,在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按照传统的做法,坐月子期间只能吃小米粥和鸡蛋两种食物;

在华南,特别是闽南很多地方,坐月子则一定要吃麻油鸡、生化汤及油饭等;更有意思的是,河南很多地方坐月子要喝“公鸡汤”,而贵州的习俗是喝“母鸡汤”,到了广州则每天要吃姜醋猪脚。坐月子真的有这么多饮食禁忌吗?

实际上,产褥期这些饮食禁忌大多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国 2013 版居民膳食指南中认为,产褥期的膳食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平衡膳食,以满足营养为原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

月子期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安全,半生的牛肉鸡蛋之类就不要吃了。另外,需要哺乳的女性也应该忌烟酒,避免喝太多浓茶和咖啡。

说了这么多不靠谱的,我们再来看看月子期到底应该怎么吃。

1. 适量多吃肉和蛋,保证足量的优质蛋白 肉类(猪肉、牛肉、鸡肉、鱼肉)和鸡蛋这类动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所以被称为优质蛋白。

一般来说,新妈妈每天的饮食中能有 150 克肉和 1 个蛋,再配合日常饮食,就基本能满足产褥期蛋白质的需求了。

2. 多喝奶,多喝汤水 如果在月子期需要哺乳,那对钙的需求量会增加。奶类含钙量高,也容易吸收,建议新妈妈每天应喝 500 毫升牛奶。

不少新妈妈担心奶水不足的问题,其实,每天喝水的量和乳汁分泌量密切相关。喝水不足时,会使乳汁分泌量减少。

所以,月子期需要哺乳的新妈妈应该多喝汤水。但要记得,不要喝太过油腻的汤,或者把汤上面那层油去掉后再喝。

3. 饮食充足,但不过量 按照我国传统,坐月子就要多吃,因为你不仅要恢复身体,还要给宝宝哺乳。 实际上,月子期饮食也需要适量,吃过多的大鱼大肉并不会有什么好处。

过多的蛋白质、脂肪摄入,会加重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还会影响产妇吃其他食物的量,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因此,产褥期饮食应该注意均衡多样,但都不过量。

需要特别提醒新妈妈的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母乳喂养,那哺乳所需的热量就无需在饮食中考虑,所以吃的应该比母乳喂养的妈妈少一些。

4. 重视蔬菜和水果 我国不少地方民间流传产后不能吃蔬菜、水果等生冷食物的习俗。其实,产褥期不吃蔬菜和水果的习俗是很不利于健康的。

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增进食欲,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妇不可缺少的食物。

产褥期的新妈妈处于身体恢复期,由于之前卧床时间长,腹部肌肉松弛,运动量少,容易便秘。如果完全不吃水果,不仅会增加便秘的发生,还会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的缺乏,影响乳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宝宝的健康。

因此,推荐月子期间也能每天吃蔬菜 300~500 克,水果 200~400 克。

5. 科学锻炼和生活 有些老观念认为“坐月子”应该多吃少动,才能养好身体。其实不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产后应该适当运动才更利于身体恢复,也能帮新妈妈们尽早恢复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