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青海省体育局 出品丨
日前,《青海省竞技体育新周期发展规划(2019年-2022年)》正式发布,为下一个周期我省竞技体育发展定调、定位、定目标。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是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示范引领带动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竞技体育如何持续发力,不断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目标,圆满完成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备战参赛任务,是新周期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根据竞技体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上一周期,我省竞技体育紧紧围绕“1617计划”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精兵战略”,运动成绩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我省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共获得冠军104次,亚军90次,季军136次。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第五名一次,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获得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3枚。2018年亚运会获金牌1枚、银牌1枚。
2019年至2022年,我省竞技体育发展目标为以备战全运会、奥运会为重点,建立良性循环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改革创新,有效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项目布局,突出重点项目,统筹优势资源,促进全面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共建联办,健全精英梯队,提升整体实力。巩固和扩大优势项目,挖掘潜优势项目增长点,冬季项目、基础项目和落后项目力争显著提升。培育后备人才,完善培养机制,畅通体教融合,夯实人才储备,转变青少年训练方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以足球、篮球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层次分明的青训体系和竞赛体系,打造省级顶级赛事,提升足球、篮球发展水平。抓好训练竞赛,加强教练培训,建立保障团队,强化科技保障。不断完善运动员激励保障机制,推动职业体育发展进程,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奥运项目固点、精兵、冲刺为备战重点,力争我省更多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冬奥会、亚冬会等国际大赛,入选亚运会再获金牌,全运会奖牌数超过上届,冬运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在国际国内单项赛事中运动成绩多点开花。
来 源:西海体育
审 核:王 敏
监 制:宋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