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多国“封城”。防疫措施逐步升级,让很多从事餐饮业和个体经营的海外侨胞,经济上承担很大压力;随着疫情加剧,留守侨胞住在国的医疗防疫资源愈发短缺,也为侨胞的留守抗疫增加挑战。与此同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国际航班骤减,多国“封国”“停课”,不仅导致中国留学生无法返回中国,也让留学生在当地的健康安全备受关注。对此,中国驻外使领馆、中国民航局、中国教育部等多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支持海外侨胞和中国留学生抗疫。
多方助力海外华人留守抗疫
疫情特殊时期,海外华人面临诸多抗疫难题。尤其是3月29日,中国民航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正式实行后,极大地减少了国际航班数量。然而实质性关闭国际航班的大门之后也给海外就职、经商、留学的中国公民回国带来了很大的困境。
面对海外华人的抗疫难题,保护驻在国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成为使领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让身居海外的侨胞们更好地应对疫情,中国各驻外使馆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经验;及时与国内相关医疗机构和网络平台联系,提供网络远程咨询和治疗帮助;及时推动国内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网络视频等现代信息手段与华社医疗机构对接,提供先进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此外,中国驻外使领馆近日积极向驻在国提供帮助,通过捐赠物资、分享经验等方式助力当地抗疫。以英国为例,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近日介绍,中英双方加强了疫情防控和诊疗方面经验的交流。中方及时向英方提供了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的方案;英方委派医疗专家组出席中国与欧洲国家举行的疫情视频会议。中英方在检测、疫苗和药物研发、临床诊治等方面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化。
同时,驻英使馆指导、帮助在英中资企业建立防疫制度,与重点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并着重保护企业的利益。刘晓明说,“我给英国交通大臣、希思罗机场总裁写信,希望减免我方各航空公司费用。希思罗机场方面已经回函,表示高度重视,正在研究措施,降低我方航空公司运营成本。”
留学生包机回国是否会有输入型感染的风险?
中国民航局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海外中国留学生。据统计,目前尚在国外的留学生约142万人。疫情期间,大部分留学生所在国学校停课,一些学生还遇到房租到期、缺乏防疫物资和承担不起过高的医疗费用等问题。
其实,早在3月16日欧洲疫情急剧恶化之际,英国小留学生(年纪未满18岁)的家长就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送了《关于对滞留在英国的未成年中国小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的申请》,请求国家协助将未成年中国留学生接回国内。
3月31日,一份家长责任承诺书开始网络上流传。承诺书上透露,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将会组织包机回国,机票费用与隔离费用自理,并承诺服从一切安排。(图片来源:上观新闻网)
4月2日,在中国国新办就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生安全问题举行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对确有困难急需回中国的留学生“将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协助他们逐步、有序回国。”他还透露,当日北京时间9点30分,一架临时包机已起飞,赴伦敦接回在英国的一批出境困难的留学人员。
与在国外就学的成年留学生不同,未成年留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有限,且心理尚未成熟,承受压力的能力极为有限。疫情对小留学生,尤其是独自在国外求学的未成年留学生来说,这样的处境极其危险,放任不管可能会引发无法想像的悲剧。
对于中国国内很多网民争议担心增加输入型病例风险的问题,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张仲麟撰文表示,在过去一个月中,上海、北京等机场成熟的检验检疫及转运隔离措施,同时控制良好的国内防疫形势也证明了这一套机制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以目前最为常见的客机737-800为例,在空气循环高流量模式下,空气流量可以达到105PPM;飞机内部空气循环系统也有HEPA过滤器,可有效保障空气质量及过滤病毒。在飞机上做好防护工作,无需担心飞机客舱内感染的风险,目前也五因机内同乘导致感染的病例发生。
4月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卫生健康委国际司司长张扬介绍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问题,并答记者问。(图片来源:中新社)
而对于留守所在国的留学生,中国驻外使领馆正向中国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万个口罩、50万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资。
同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表示,中国教育部采取了六个“强化”措施助力留学生抗疫:即强化防疫指导、强化物资保障、强化患者救治、强化心理支持、强化困难帮扶、强化领事保护。其中对于强化困难帮扶,田学军称主要是一些驻外使领馆广泛动员当地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社团,对有困难的留学人员施以援手,对少数留学人员面临的签证到期、被迫搬离宿舍等实际问题,及时交涉,协调解决。另外,对于中国留学生遭歧视、攻击的个案,也会及时有力地进行交涉。
(内容来源:中国侨网、中新社、中新网、上海观察者网等。)
(编辑: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