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来,总觉得自己睡不够?可能是你中了这几条

2019-07-20   素檏育儿莎莎姐

每天早上起来,你觉得自己睡够了吗?

有的人碰到枕头就睡着,但醒来后却感觉昏昏沉沉、浑身无力……这种被科学家认为的“垃圾睡眠”,比失眠还可怕!



作为生存的根本,睡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打呼噜不代表睡得好,睡眠暴力也很糟糕,睡过头可能睡出高死亡率……

这些年来,世界各国的睡眠专家都在寻找一种真正适合人类的睡眠规则: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指出,每晚获8小时睡眠的人反应最好,而如果连续2星期每晚只有6小时睡眠,那么就等于被迫两晚“开通宵”。




研究同样表明,每晚6小时睡眠者以为自己已拥有足够的睡眠,其实身体功能及认知在不知觉中每况愈下,虽然没有感觉困倦,但其实功能反应会越来越差。

睡太少不益于健康,睡太多也不可以。曾有日本研究调查显示,每天睡7小时的人可以活得最久,而睡得愈多死亡率就愈高,如果每天要睡9个小时以上的人可能身体有毛病。


前段时间正逢每年一度的“世界睡眠日”,由英国睡眠委员会经过调查而得出的“垃圾睡眠”的概念,再度引起学术界热议。

“垃圾睡眠(JUNK SLEEP)”与“垃圾食品(JUNK FOOD)”相对应,特指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低的问题。




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下几点,很遗憾,你的睡眠或许也被归为在了“垃圾”的行列。

  • 看电视、听音乐或者玩电玩的时候睡着;
  • 强迫自己按“时间点”上床睡觉、早上起床,而且这时间“点”总在调整;
  • 自然醒来后,想着再“赖一下床”,强迫延长睡眠时间;
  • 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双休日补觉;
  • 工作压力大,晚上需加班,在高强度的工作结束后马上入睡等。



众所周知,人体中的每一个器官都需要休息,而大脑是人体中工作最辛勤的器官,其他器官都有清除身体垃圾的淋巴系统,而大脑却没有。

最近有研究表明,睡觉时大脑会将废物沿着脑脊间的血管清出,只有在睡觉时大脑才会清理。




也就是说,白天大脑脑内代谢废物不断积聚,睡眠时大脑可高效清除代谢产物,从而恢复活力。

如果睡眠质量不佳,则会影响大脑“排出废物”,人也会越来越迟钝。


近些年,从青少年到职场白领、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有被“垃圾睡眠”困扰的经历。

除了习惯性脱发、突然冒出的啤酒肚、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呼噜打得震天响……“垃圾睡眠”对我们身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严重。


特别是人在连续数天睡眠不佳后,会出现强烈的困意、疲惫、易激怒、情绪不稳定、丧失精细工作的能力等,这些不适症状会随着时间而加重。


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下几点,很遗憾,你的睡眠或许也被归为在了“垃圾”的行列。优质睡眠的标准很简单:

  • 1、夜间一般不醒,醒了还能马上入睡;
  • 2、适当做梦,但不是噩梦,且不会似睡非睡;
  • 3、醒后感觉神清气爽,没有疲乏感。



睡眠在“时间”上是有一定的健康标准的,英国睡眠协会推荐:

最佳睡眠时长


美国《赫芬顿邮报》刊文,告诉大家要想拥有好睡眠,不妨牢记以下几个时间点:

一、6:55分后别赖床:很多人闹钟响后依旧兼在床上,想多睡5分钟,但其实根本无法解乏;

二、16:30后别喝咖啡:下午咖啡能够提神,但人体处理咖因需费6-10个小时,一杯咖啡可以让你兴奋到深夜,自然损失睡眠质量;

三、21:00后别吃蛋白质: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特别是蛋白质这种难以消化的物质,会尤其破坏睡眠。



四、22:00后别饮酒:睡前喝点就确实能更快入睡,然而,随酒的代谢,整夜睡眠可能会遭到破坏;

五、22:05后别开电视:电视节目容易诱发身体压力反应、导致兴奋;

六、23:00后别调高室温:卧室温度与眠关系密切,太热容易使人身心烦躁不易入睡,最有利睡眠的卧室稳定为20℃;

七、23:05后别玩手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误导大脑,降低褪黑激水平,导致入睡困难;



八、23:07后别与宠物嬉闹:逗弄宠物后让双方都兴奋难眠,所以,放过毛孩子们吧;

九、23:35后别想烦心事:上床后想着生活和工作上的烦心事,会让你更加难眠,从而导致你第二天的工作更难推进;

十、23:55后睡不着就别躺着:睡不着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会加焦虑,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起床做点放松的事。

只为你健康的身体,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