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第一候:元鸟至】元鸟,又称玄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
【春分二候,雷乃发声】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隆隆有声,但看不到闪电。夏天阳气盛,一旦被阴雨之气阻隔,所以雨前打雷,且雷声更大。这是中国传统学问对雷的解释。
【春分第三候,始电】开始见到闪电。
【五运六气】从今天开始,主气交少阴君火。
春分这一天有哪些民间习俗呢
竖鸡蛋
在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中国民俗竖鸡蛋”。
玩法: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一0.8毫米之间。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这个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此外,最好要选择生下后4—5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吃太阳糕
太阳糕是由大米和绵白糖混合制成的方形小点心,在北京地区已消失约百年。记者在稻香村门店看到,新上市的太阳糕上面印着红色的“太阳”,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食俗专家称,春分节气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等来调节身体机能的平衡。“太阳糕”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既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又满足了人们食疗的要求。
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元朝时建有日坛,此后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在日坛祭祀大明神(太阳)。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吃春菜
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叫“春汤”。还有俗语“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体健康。
犒劳耕牛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春分养生,有三个原则。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育肾养阴。从立春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生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过敏性疾病等。
饮食方面:
春分饮食原则一:多吃吃时令菜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诫我们“不时,不食”,就是说,不是这个季节的菜果就不吃。时令菜也是“运气菜”。食物一要讲究“气”,一要讲究“味”。因为食物和药物都是由气味组成的,而药物、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气。
春令时菜包括有养阳之用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滋养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
春分饮食原则二:给肠胃放放假
人们的肠胃也需要休息。饭食吃进肚里,除肠胃之外,人体多个脏腑都要为之忙碌,就连大脑都要为之退让三分,首先要保证气血满足肠胃的需要,这就是饮食后会发生大脑昏昏然的原因所在。
如果每周都能让肠胃有一个休息日,便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积存的毒素。在双休日只吃早晚两餐,或以稀粥、水果、蜜糖水代替一顿正餐的方法来减轻肠胃负荷。
春分饮食原则三:春季养肝少喝酒
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所以春天重在养肝。春天养肝的目的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在中医里,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大枣和山药就是不错的选择。酒伤肝肠,因此春季更不应饮酒。菊花茶、金银花甚至白开水才是适合春季的佳饮。
春分饮食原则四:不同体质的春分养生方案
平和体质,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分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适量多运动,因为运动对补气有作用。
阳虚体质,表现为手脚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腹泻,应该科学膳食,注意温补。
阴虚体质,表现为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脸潮红,眼睛干涩,口易渴,大便易干结。可多吃点鸭肉莲藕汤、百合、芝麻。
瘀血体质,表现为有黑眼圈,女性痛经,年龄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肤易出现瘀血斑点。适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湿热体质,表现为易生粉刺和暗疮,有口臭,小便黄。可适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黄瓜、苦瓜、通心菜。
气郁体质,表现为情绪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汤、黄花菜鸡蛋汤、麦片牛奶。春分时节,郊游踏春很有效果。
痰湿体质,表现为人较肥胖,感觉肢体困重。该体质的人应多吃点冬瓜、萝卜、海藻、海带和薏米。
过敏体质,易起荨麻疹,易过敏,皮肤一抓就红。这种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海鲜与辛辣刺激之物,少饮白酒。
衣住方面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天气、物候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为了大家的健康,一定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衣物增减有度,切勿爱美穿的太少
春分时节,天气渐暖,尤其是白天的温度上升很快。北方的街头也常见中午时人们只穿一件衣服,爱美的姑娘们更是不愿意穿得臃肿,有的甚至以及穿上了初夏的服装。
寒从脚下起,乍暖还寒时,还是捂着点好。爱美的年轻人如果一定要穿的少,最起码也要保证裤子、鞋袜厚一些,上身衣物适当轻薄一些就可以了。
“春捂秋冻”是老祖宗智慧、经验的总结,为了身体健康,春天减衣物还是要慢一些,少一些,以顺应季节变化。
二、调治老毛病,预防新疾病
春分时节,阳气已经比较强壮,万物复苏,生物们也都活跃起来,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一时节的繁殖很快,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肺炎、麻疹等高发疾病。
这一时期,正是木旺之时,相应而言,金、土的力量难免削弱,所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老毛病发作的概率就比较大。一定要注意保养。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此时节阳气越来越盛,在故疾复发的时候,注意调养,“因势利导”,借此机会正好调治那些老毛病。
三、应对春困有妙招
春分时节,“春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每天午后,表现更为明显。如果这种症状的不到缓解,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
1、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会
在最困的时候,哪怕只是小睡十来分钟,也可大大缓解疲惫。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午睡半小时,上班族和学生,坐在椅子上打个盹也可。
2、晚上做一些有助睡眠的“功课”
晚饭后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3、睡前洗脸、洗脚、搓脚心。
搓脚心有助于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疲劳,利于入睡。
春分养生进补食疗
参芪白莲粥
原料:人参6克,黄芪25克,大枣15枚,白莲肉(去心)50克,粳米50~80克。
制作: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浓汁200毫升左右,去渣后将药汁与去核之大枣、莲肉、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慢熬成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
应用:气血亏虚、脾虚失运所致的神疲气短、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动则喘促、常自汗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月经先期、质稀色淡、气坠腹痛等。
山药莲子汤
原料:淮山药30克,莲子35克,薏苡仁3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莲子去皮去芯,与淮山药、薏苡仁一起洗干净,共入沙罐中,加水量,以文火煮至熟烂,放入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除湿止带。
应用: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两足浮肿,以及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如涕如唾,连绵不尽等。
红枣炖兔肉
原料:红枣50克,鲜兔肉20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选色红、个大、肉质厚实的红枣,洗干净备用,将兔肉洗净,切成小块,与红枣一起放瓦锅内,加水炖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健脾益气、补血强身。
应用:脾气亏虚、阴血不足所致的形体瘦弱、不思饮食、口淡无味、食后饱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以及营养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而属气虚血亏者。
猪肝枸杞鸡蛋汤
原料:鲜猪肝150克,枸杞子20克,鸡蛋1个,生姜、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猪肝洗净,切成片;枸杞子、生姜分别洗干净,姜切碎备用。将锅内水烧开,放入少量姜、精盐,先煮枸杞子,约10分钟后,下入猪肝片,待水再开时,放人搅散的鸡蛋,调入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
应用: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头痛、眼花干涩、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迎风流泪,以及夜盲症、贫血而属肝血虚者。
炖蜜川贝
原料:_蜂蜜20克,川贝母10克。
制作:将川贝放于蜂蜜中,隔水蒸炖服食。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久咳不止、干咳痰少而质地粘稠、咽喉干燥,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而属阴虚有痰者。
白烧鳝鱼
原料: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人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虚损、止便血。
应用:对于产后虚赢、痔疮出血、下痢脓血、脏腑耗损效果尤其为好。
注意: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鳝鱼,都不可忘记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猪肾250克,葱、姜、蒜、花椒、醋、酱油、绍酒、干淀粉、盐、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杜仲清水煎浓汁50毫升,加淀粉、绍酒、味精、酱油、盐、白砂糖,兑成芡汁分成三份备用。猪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人一份芡汁内,葱、姜、蒜洗净切段、片待用。炒锅大火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放人花椒,待香味出来,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继续翻炒几分钟,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匀,起锅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壮筋骨、降血压。
应用:药食合用,有补肾、健骨、降压之功。无病食之,亦可强健筋骨。
春分养生总原则为:“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春分时节,我国平均气温稳定在10℃。但春分时节,乍暖还寒,日夜温差仍较大,且不时有寒流侵袭,因此,公众减衣不宜过早过多,以防着凉感冒。此外,气象资料显示,春分时节,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天文专家提醒,此时节,北方地区要做好防沙尘工作,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同时,公众外出也要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要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