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喂胖孙子:脾胃不是无底洞,积食可调理!

2020-04-13   素檏育儿莎莎姐

最近这几天刷某音,一位奶奶在某音上分享了小孙子的奇葩睡姿,右脸抵在枕头上,双手“抱着”肚子,撅着屁股睡,看起来十分的滑稽。

其实这些睡觉的时候出现的“异常”,是宝宝脾虚积食的表现。




一.鼻有“磨娘筋”

有的宝宝皮肤薄,毛细血管很明显,鼻梁上会有青筋,随着长大逐渐会变浅。

但是如果宝宝本来没有青筋的话,而是后天长出来的,就叫做“磨娘筋”,孩子低配版脾胃虚弱,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


二.眼袋红肿

脾脏运化气血、水湿,与肌肉的代谢也是息息相关的。宝宝脾虚积食,眼部的皮肤就会因为水湿代谢不畅而无力,就会形成红肿的眼袋。


三.舌苔厚腻发黄

舌头两边发红也是说明体内有积食,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舌苔,会变得厚腻,颜色也会有变化,颜色越深,则说明孩子积食越严重。


四.排便不规律

孩子积食了,消化就会变差,这样孩子的排便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很容易便秘或者腹泻,孩子的便便中还有一股臭鸡蛋的味道。

孩子积食,很多时候是因为吃得太多,而老人们是最想让孩子多吃的人群。

日常生活中,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吃饭,各种花式劝饭,成果显著。这也是三代同堂的情况下,很多家庭矛盾之一:喂养方式不统一。

我们常说积食时,要吃焦三仙,要健脾胃,其实还有一个重点——教育祖父母。



一起听听父母的心里话:


  • 孩子喂得胖,说明自己带得好


很多老一辈有这样一种观点:子女把孩子给自己带,一定要好好表现。


  • 我喂得是好东西,是为孩子好


父母这一辈小时候吃了很多苦,经常吃不饱,隔代更亲。


他们希望孙子这一辈出生的时候,总希望孩子能够吃得饱饱的,养的白白胖胖的。


  • 孩子只会越胖越可爱


老人想爱孩子,但其他方面,不知道怎么做,而觉得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喂孩子吃。


这都是长辈们的心里的想法,也是误区。


除非我们自己带,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好好跟老人们沟通,纠正这些观念。那么,我们该怎么说呢?



父母用辛苦,给我们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心存感激的同时,沟通的态度就平和。


  • 首先,要感谢帮我们带孩子的长辈


妈,爸,你们带孩子辛苦了。


晚上熬夜,不能睡整觉,经常要抱着孩子,腰痛手痛都自己忍着,还要担心,别把孩子冻着饿着。


你们年纪这么大了,还帮我们带孩子,你们做的这些我们心里都记得,很感谢。


  • 第二,告诉长辈正确的观念


我知道你们带孩子很费心,但有个问题想跟您沟通一下。


不要给孩子吃太多了,孩子不是越胖越好。现在不像以前了,不缺吃的。吃太多会积食,积食了就会经常生病。


  • 第三,跟长辈解释积食的危害


医生说,孩子咳嗽、发烧、便秘、不爱吃饭,都有可能是积食导致的。


吃得太多使脾胃功能变差,甚至会让孩子长不高。你也不想宝宝老生病是不是?


  • 第四,再次感谢长辈,并给予耐心


我们没有怪你们的意思,只是以后不要给孩子吃得太多,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更健康,你们带着也更轻松。


希望你们能理解,以后还要辛苦你们呢!


日常聊到孩子,同事小杨家里,也有这个问题。孩子6个月后,孩子就给婆婆单独带了,宝宝被喂得很胖,她也很担心。


婆婆跟她说:“我怕孩子瘦了,你们会怪我没带好。”这句话,听了也心里一热。


她回家按照这个方法跟婆婆解释后,婆婆也认同。


在之后的喂养过程中,也在有意地克制自己“劝饭”的行为,小杨很感动也很感激。


毕竟都是为了孩子,谁希望孩子天天积食生病呢?


平时,也为脾虚爱生病的孩子备上推拿,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