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树梅精选(id:shumeihotel)
纽约传奇地标华尔道夫酒店近期宣布,将一大半高层客房改造为名为Waldorf Towers的纽约豪宅对外开售,2022年就可以正式入住!
新公寓的官网已经有了,页面设计一点也不老土,超高逼格大家可以去围观
想想看,在曼哈顿市中心距离亿万富豪大道只需要几步路的黄金地段,入住在华尔道夫的豪华公寓里,享受着永久的希尔顿酒店式服务,业主还是自家中国人,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纽约华尔道夫酒店,那幢曾见证了整个纽约黄金时代的“世界最高大楼”!这家酒店曾因被国人收购,发展历程充满了戏剧性,今天就带大家深入这家即将问世的“豪宅酒店”!
01,奢华酒店的传奇代表,只有白金汉宫接待过的政要比它多!
华尔道夫(Waldorf Astoria)这个酒店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在东亚地区酒店比较少,但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超五星奢华酒店。
全世界的华尔道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个品牌特别考究选址的历史意义,比如上海的华尔道夫前身是英国驻上海总会大楼,北京华尔道夫选在李鸿章久居的贤良寺。
这也是由于品牌创始人与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的那段传奇历史,我们就先从酒店的过去开始聊起。
现代所熟知的华尔道夫酒店全称是“Waldorf Astoria”,在历史上这是两栋建筑的组合名字,一幢叫Waldorf,另一幢叫Astoria,他们分别为美国地产大亨Astor家族两位兄弟的产业。
就像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名字一样,由多瑙河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合并而成
创建华尔道夫品牌的人叫威廉·华尔道夫·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他遵循亡父遗嘱在纽约市中心建造了一幢当时世界最大最高,专门为富人服务的超五星酒店。
华尔道夫酒店的创始人William Waldorf Astor先生(图左)以及他的家族谱(图右)
华尔道夫落成后,Astor家族里另一位叫Jacob Astor IV的成员(瑞吉St. Regis酒店品牌创始人),故意在华尔道夫酒店正对面开了一家同样气派的The Astoria,富豪之间随便赌个气都是在你家对面开酒店PK。
Jacob Astor IV在世时在纽约一共建了3家大酒店:Astoria Hotel、时代广场的The Knickerbocker Hotel,以及大名鼎鼎的St. Regis Hotel;
不过Jacob命运多舛,不幸在美国著名的泰塔尼克号沉船事故中丧生。后来The Astoria就被与华尔道夫撮合在一起,在两栋酒店之间架起了一座廊桥,就有了Waldorf Astoria的品牌名字。
最早的华尔道夫酒店大楼横跨49街至50街的整个街区,楼高42层,特别辉煌气派
随着时代发展,这栋最具有品牌历史意义的酒店,最终被帝国大厦给取缔了,1931年时酒店不得不迁至附近的公园大道301号上,保留了原来的造型。
1933年第二幢华尔道夫的宣传海报
商人与政界之间的关系总是密不可分,Astor家族作为过去美国最富的地产开发商,旗下的产业华尔道夫酒店也深得美国政府青睐。
美国国务院曾租用酒店的第42层办公使用长达半个世纪,每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时,政府也会包下酒店的2层给官员们住,各国总统来纽约也会首选华尔道夫。
中国企业买下美国政府的办公场所后,美国担惊受怕的新闻就知道华尔道夫酒店多重要了
因为跟政界独特的联系,华尔道夫有着许多独特的VIP服务,这在酒店圈内一直是聊不尽的佳话。比如中国政府访问纽约,有人睡不惯席梦思床垫,华尔道夫就按照他的要求换成木板床。
李鸿章访美的时候带着中国厨师下榻华尔道夫,吃不惯西方食物的他让中国厨师做了一道叫杂碎(Chopsuey)的菜,在美国中餐厅里很流行,大概老美不知道此菜的内涵。
整个酒店最厉害的还是它的安保措施,罗斯福总统在任的时候酒店特意为他在地下修建了一条名为Track 61的紧急专利,美名其曰是总统专用的最安全通道。
但也有人说罗斯福要面子不想让人看到他因小儿麻痹坐轮椅的样子,每次就是搭专列到酒店,再由酒店的汽车电梯直接送到客房。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也喜欢入住华尔道夫,在这里办过私人宴会
历史上华尔道夫接待过的国家元首不下数百位,还有许多好莱坞巨星也喜欢住在这里,这也使得当时最大的酒店集团希尔顿(Hilton)花钱买下了整个酒店的经营权。
希尔顿创始人康莱德·希尔顿(Conrad Hilton)与华尔道夫酒店
02,花140亿购入纽约地标老酒店,就为了打一个广告?
虽然买下华尔道夫酒店相当于盘下了纽约的一块庞大资产,但希尔顿的财报一直负债累累,后期资产一度缩水。
当集团的老酒店变得年久失修,它无法轻易拨巨款来翻新整个纽约华尔道夫大楼,只能一边任由这家酒店入住率上不去烂在那,恨不得赶紧有个人来接盘。
于是希尔顿抛出纽约华尔道夫对外出售的消息,获得好几位潜在买家,来自中国的安邦保险出价最高成功拿下酒店,不然一般情况下是这么有历史和政治意义的酒店基本不会卖给海外企业。
酒店收购的第3年,安邦董事长吴小晖以集资诈骗等罪名被捕入狱,后来安邦保险集团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共同出资,重组为“大家保险集团”;
安邦买入华尔道夫时,整个酒店内部是很老古董的欧式风格,非常破败及老化,平时房价在150美刀左右,比纽约其他几个等量级奢牌酒店房价便宜了起码2倍。
这意味着如果安邦想要靠酒店赚钱的话,还得另外出资大规模翻新整个酒店,往往翻新的费用也是一笔天价。
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客房,这种Old antique的风格早已不是年轻一代的审美
即便是翻新完毕开门迎客,安邦以收购价平摊到华尔道夫的1413个房间内,每个房间投资费相当于130多万美刀,如果要收回投资,必须保证连续10年每天入住率达到100%,并且每晚房价应该在358美元起步,只要有点常识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跟上海半岛酒店对比的话,纽约华尔道夫的一间客房价值¥800w不算什么,上海半岛花了30亿拿地,仅打造235间客房,平均每间房价值¥1300w;
在与希尔顿达成的合作条件内,安邦购入了纽约华尔道夫,作为业主每年会得到3、4千万美元的收入,但是希尔顿依然会负责管理酒店,每年的管理费就要3千万美元左右。
如此一来安邦的投资回报率在2%,要想收回成本得花起码50多年,怎么算都不划算。
但资本从来只看利益,安邦买下美国地标并不只是为了在酒店顶层俯瞰整个曼哈顿的那份自豪感,或是为了一举成名给自己打广告,更多的是为后面的利益铺路。
在美国购置海外资产的公司真的不要太多,美国的不动产跟中国有个比较大的区别,那就是永久性。
如果将酒店重新整合,比如一半卖豪宅一半继续开酒店营业,这将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英国《金融时报》曾做过计算,眼下曼哈顿中城的公寓均价500万美元,如果华尔道夫酒店被改成公寓对外出售,安邦还能多赚40亿美金。
不过华尔道夫这种酒店+住宅模式的酒店经营在纽约并不是先例!早在被安邦收购以前,纽约另一个地标广场饭店(The plaza hotel)就被分割成半商半住的模式,两者的对比性非常强烈。
纽约广场饭店也是一处传奇地标,但它的业主变迁实在是太复杂。值得留意的是希尔顿最早买下的就是广场饭店,随后又以4.075亿美刀转手给了特朗普。
然而特朗普难得生意上失利一次,这块地产一直没有升值,在7年后川建国又以3.25亿美元卖给阿拉伯富商,亏了近1个亿。
很明显川建国买的是情怀,不懂得如何运筹帷幄,自新业主接手后的广场饭店被开发成了购物中心+住宅+酒店为一体的组合,平时赚的不多却也能维持生计,这说明这种创新模式很可行。
纽约广场饭店目前由 AccorHotels(雅高集团) 旗下的 Fairmont Hotels 负责运营
我猜测,纽约华尔道夫改造为超豪华公寓,很有可能也是参考了川建国投资失败的这个项目……
03,住进纽约百年传奇地标,起步价170万美元
即将问世的新华尔道夫被一分为二,同时拥有酒店与私人住宅,即将在2022年接受正式入住。其中大楼的1-11层依然作为酒店对客人开放,共有350间客房。
再往上就是12-42层的The Towers,原先1063间客房则被改造为375间52㎡起的Condos公寓住宅,华尔道夫的The Towers部分曾经是酒店贵宾入住的楼层,一直都有私人接待大厅和电梯。
这里的Condos有单间,也有一居室、三居室等多种户型
另外还包括了最顶部41-43层650㎡的Penthouse豪宅,每层只有2户,它们的前身可是酒店文化里的“总统套房”最初原型噢~
在纽约华尔道夫最辉煌的那个年代,无数名人会特意去住顶层的tower套房(现在称之为“总统套房”),甚至有名流愿意花100万美元1年租下这里长住。注意,是上个世纪的100万美元!
这里划重点,整体开发主要是售卖面积较小的Condos公寓,最低房价就是170万美元,话说装修风格真的好像巴黎Rosewood…不愧是法国设计师,风格总是古典浪漫的相似。
可能有些宝宝不知道“Condos”和“Apartment”两者的区别,Apartment是公寓的总称,指的是一个大楼中的几个至几百套公寓。
在美国Condos公寓很流行,它指的是业主以每套公寓主人的形式共同拥有整座大楼,拥有权相关独立,业主需要向物业缴费并平摊大楼水电维修等费用。
美国的住宅分类不止这两类,有独栋别墅(Single Family Home)、联排别墅(Townhouse)、多户住宅(Multi-Family Home)等等,但华尔道夫明显走condos的模式最赚钱。
虽然酒店+住宅同时进行,但是两者的空间基本被隔离了开来,酒店保留了最老的大门,业主可以从酒店大门上公寓专属电梯,也可以从另外公园大道的居民入口直接上楼,不会被酒店住客干扰。
这次改造最值得津津乐道的还有它的修复工程,由于华尔道夫在纽约的地标性,从外观墙面颜色到内部摆放的一座古董钟,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大家保险特意请了著名的古董修复团队Skidmore,Owings&Merrill,以及建筑设计师Jean-Louis Deniot和Pierre-Yves Rochon来进行规划,基本保留了大楼1931年的部分传统面貌,又结合了现代的室内设计风格,这是一个非常费心思的大工程。
酒店全新的休息大厅(West Lounge)被设计的非常古典奢华,它的前身是华尔道夫品牌的传承酒廊Peacock Alley(孔雀廊),全球每一家华尔道夫酒店都有孔雀廊,最初因华尔道夫兄弟情谊为桥梁而打造的一个长廊,主打高级社交活动。
曾经的纽约上流阶层喜欢用孔雀的羽毛装饰衣物以示身份的尊贵,所以取名为“孔雀廊“
另外还有大厅的修复,电影《闻香识女人》里经常出现主角在这跳舞的镜头。这个大厅被修缮的很有法式风情,且保留了由法国艺术家Louis Rigal打造的经典马赛克地标及13张古典壁画。
由140,000块大理石瓷砖组成的马赛克艺术品《生命之轮》,代表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六个阶段,许多人会为了参观它特意入住华尔道夫酒店;
修复工程甚至细节到一点一点拆除华尔道夫酒店最经典的那座古董钟,它是英国女王1893年赠送给酒店的世界博览会钟,因为它的存在,以前人们打招呼时习惯说,“华尔道夫钟,不见不散!”(Meet you at the clock!)
这座地标性的钟重达2吨,八个面分别雕刻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七位美国总统:林肯、克里夫兰、哈里逊、华盛顿、格兰特、富兰克林和杰克逊;
如果你去过其他的华尔道夫酒店,不难发现每一处华尔道夫都有一枚属于自己的钟,比如北京的“老祖父钟”采用的是中式钟表的形态,并用纯金打造,这些钟都意味着华尔道夫品牌辉煌的传承。
很讽刺的是希尔顿接手的时候不愿意花资金去翻新它们,中国的企业却能够深刻的知道酒店内的这些古董物件象征着什么,即便是一座老旧的钟,用心的修缮后也能重回昔日光彩。
公寓最引人注意的公共空间还有颜值爆表的“星光游泳池”,它的前身是专门给酒店VIP们社交的“星光厅”。
如果你想在这游泳,门票价格为170万美元起步,星光泳池只接待公寓业主
如今被改造成长达25m的业主私属泳池(比纽约半岛泳池大超多),这在寸金寸土的纽约市中心酒店圈实属少见,看来大家保险是诚心想做好豪宅项目。
虽然纽约华尔道夫并不是改造成超奢华的Penthouse,但在目前纽约市面上超过8000万套待售中的住宅内,像纽约华尔道夫这样的小型超豪华Condos在市场上非常稀缺。
更何况公寓直接对接希尔顿的酒店服务,平时的洗衣、用餐、管家等需求都可以跟华尔道夫酒店直接对接,所以很多人看好这个项目,前景无量。
总结
这些年中国企业在美国买地产已经不是稀奇事,安邦保险当年花140亿高价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震惊了全球,傲慢的美国人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传奇地标最后落入中国人的手里。
一时间,大家各种猜测与阴谋论都用上了,虽然安邦保险早已重组为大家保险,但大家并没有随意处置海外的这处资产。
他们没有老套的将它改造为中国风的建筑标榜自己国家的地位,反而气魄的替美国人用心修缮了酒店里的每处古董。
这让我想起了Prada几年前买下上海荣宅,同样也是把荣宅的每一处打理完善的非常好,平日进入荣宅都得限流以保护古董地板。
如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是全部表现在硬实力有多强上,文物修复的软实力也能证明这个国家在思想及财富上的地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9uW-3ABfwtFQPkdD_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