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一过,天气也摆脱夏日的浮躁,开始凉爽起来。按理来说,随着热应激的减少,体质逐渐恢复,产蛋性能不断提升,生产旺季也即将来临。尤其中国黄淮以北,四季分明,温差和湿度都有很大的季节性,按理说此时正是养鸡的好时候,但事实上却是鸡病多发的季节。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症状,气囊炎,病毒病、大肠杆菌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季节气候特点: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过渡。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
秋燥伤阴:秋燥耗阴伤肺。燥邪伤津液,燥邪犯肺.
秋季保健的原则:养阴防燥
中医保健的原则:天人和一,顺应四时,阴阳平衡。
你是否已经做好的迎接秋季新一轮养殖的转变了呢?还是说你还是遵循老方法养殖、无动于衷?秋季养殖方式的调整、选择真的很重要.
下面给大家整理的一份秋季养鸡的攻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些养殖上的帮助!
秋季育肥鸡篇:
此阶段羽毛已基本覆盖全身,消化系统功能趋于完善,采食量增加,消化能力增强,脂肪沉积多,生长最快,肉的品质得以完善。此阶段我们最主要限制其身体发育,促进鸡体内蓄积大量脂肪,增加体重,同时该阶段也是决定育肥土鸡商品价值和养殖效益的重要阶段。进入育肥期就开始减少鸡的活动范围和运动,以利于育肥、脂肪沉淀,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胴体外观的美感。此期间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一般要求达到12.54 兆焦/千克、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
为了达到这个水平,我们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但正因为如此育肥期鸡群最容易出现消化吸收障碍,致使出现饲料浪费,提高饲养成本,因为鸡天性较烈,长期的运动限制会使它的身体机能(特别是消化道微生物)出现消弭,从而就导致了上述情况发生。还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肉仔鸡在上市前2周饲料中不许含抗球虫药及其他抗菌药,以杜绝减少鸡体内药物残留量。在此期间养鸡户也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健康水平来控制疾病的发生,而不应被动地使用一些药物,这样做增加了饲养成本,又降低了鸡的质量。
应对方法:养殖过程中,饲喂“胃得乐”和“健胃散”,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出现概率。增强消化吸收能力,避免了出现营养供给不足,影响膘情,出现光吃不增膘的情况,影响最后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