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导演:我拍的是部闹剧

2020-11-18     八卦脱水机

原标题:《鹿鼎记》导演:我拍的是部闹剧

43岁的黄晓明肯定没想到,他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是张一山送的,让他彻底摆脱了“最油最拉胯韦小宝”的名号。

生日时发的这组图着实稳中带角

更没想到的是53岁的跨界歌手陈小春,22年前那个韦小宝,如今在同行的衬托下,日日刷屏热搜,全网关注度第二

送上一首他和GAI合作的《没那种命》,最近我每天要听一遍

很多网友一遍遍地抠细节,把陈小春版拿出来当教科书。

这种跨时空的爱恋,还导致当年的CP小玄子、如今的北大EMBA马浚伟,和本人心中剧版最建宁的刘玉翠,都跳出来鼓励了新版

但鼓励也不能涨血啊,剩下40多天,应该没有更没眼力见的剧组,会来争这个年度豆瓣最低分的名号

这两天,关于张一山的演技部分,很多号都写了,简单概括就是,挤眉弄眼,上蹿下跳,表情夸张,不合时宜。

没有市井底层那种为了生存熬出来的混,五官和四肢用力到有种柜门踹碎的骚气

这个串起两大IP——鹿鼎记和西游记的对比图,也转了不要转

因为争议过大,开播第二天,张一山工作室也出面回应,称小宝还在成长,感谢大家的建议

把鹿鼎记的失败都推到张一山身上,肯定是没道理的#看下去就知道##投资方别跑,我关注你了#。

在导演的引导下,表演层面,不止男一号有问题,女一号——唐艺昕饰演的建宁公主,也让人接受无能。

看得出来,唐艺昕很重视这部剧。

出道这些年,除了《甄嬛传》的祺贵人,以及现在很少被提到的《军师联盟》,唐艺昕最深入人心的标签是【张若昀老婆】

作为演员,她需要好的角色和机会,建宁其实还蛮适合的。

唐艺昕有一张没有被欺负的娇俏脸,灵气也够,让人相信她是娇生惯养的。

开播第一天和第二天,唐艺昕每天发四条微博宣传,#唐艺昕演的建宁公主好可爱#还登上过热搜第一

嗯~~~她给角色的取这个英文名吧,有多少宣传作用我不知道,倒是时不时让我联想到:他们这是在强调演的是一个动画片?

再配上这样的表演,这是哪国的公主?

刁蛮不等于野蛮,灵动不等于多动#而且建宁和韦小宝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趣爱好在,所以配合她喜欢打他掐他咬他,才合情合理#

往大处聊,江湖上最了解金庸作品的六神磊磊说了,这版《鹿鼎记》最大的问题是:不懂江湖。

这些年,不讲内核或胡诌内核的导演也不少,比如郭老师啊,于老师啊,但人家还知道拿形式遮一下,拿画面补一下,用BGM撑一阵子,再包装包装,诡辩一下也不会被骂到一无是处。

新鹿鼎记不。

布景粗糙,服装廉价

剧情零碎,节奏混乱。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信息来看,剧集经过两次调整,至少删掉11集

#现在是45集#

我日常看剧是要调1.5的倍速,但不等于,你删减成这样,就叫节奏快不拖沓。

第一集,韦小宝就和茅十八结成了生死之交,重要人物海大富的眼睛就瞎了,韦小宝和康熙莫名其妙地不打不相识了

第三集鳌拜就被逮了,第四集海公公就下线了,第四集末鳌拜也领盒饭了,而且全部都铺垫不足,上来就结束

东一头西一脚,再配上高频率出现的【突然死亡BGM】,宛如在看抖音短视频,看过原著的人要气死,没看过原著的人要木死

该走心的地方插科打诨,跟建宁公主打架却能打上十几分钟

这么烂,我不想再举例了,老板,我工伤啦,你来看看!!!

这个班底,是欠了裸条吗?

导演拍过《幸福来敲门》《营盘镇警事》,编剧申捷代表作有《重案六组》《鸡毛飞上天》《白鹿原》,出品方是新丽。

从前作看,都是现实主义高分题材剧,那为什么要避开所有的正确答案,翻拍一个武侠剧,还是一个经典IP?

推送写到一半,发现导演出来接受了采访。

首先,肯定了张一山的表演,说他是韦小宝的不二人选;

其次,说自己是书版鹿鼎记的铁粉,婉拒了三次,最终才接下这个饼

我觉得80后、70后、60后的观众群都有属于自己代际的韦小宝和《鹿鼎记》,我没有必要向谁致敬向谁看齐,甚至机械复刻。所以,各个影视版本的《鹿鼎记》我从未看过,属故意回避。

第三,这个剧是拍给00后和10后看的,再往上,也就到85后为止

如果不能以新的维度去阐述作品,翻拍将毫无意义。尽管这么做有风险,但我对风险向来无所畏惧。我们这一版《鹿鼎记》的受众是谁?我坦白地说,是00后和10后。当然,85后陪着10后一起看我也很开心。我们更希望《鹿鼎记》的老粉能够接受它、喜欢它,这才是圆满和完美。

最后,关于网友的嘲点,他也把锅背了强行解释了

有人说《鹿鼎记》是悲剧,有人说是喜剧,也有人说是正剧,我恰恰觉得它是个闹剧,这是基于对韦小宝人生际遇的高度抽象。于是,“解构江湖、解构神功”便成为这一版《鹿鼎记》的核心诉求。由此,解构的路径与画风渐渐成形——以基本写实的场景氛围、以红配绿的清代LOGO级配色、以卡通画风的表演特质,完成这一次双重解构的探险之旅。当然,这种画风也可以被理解为新表现主义。

原来,导演心中,把《鹿鼎记》归结为是一部闹剧,还要以【解构江湖】的方式表现出来,张一山这样的猴戏法是新表现主义的构成部分。

我明白了,不是我们不配看这个剧,是您们不配翻拍。

《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和他之前的作品相比,本身就是一个反武侠的特殊存在,可以他所有作品里拍摄难度TOP的,也可以说是在当下,最不适合翻拍的一部。

从最直观的演员说起,韦小宝和建宁公主,就很难挑#我暂且按你拍动漫的喜好,把建宁提档成女一号#

金庸笔下大多数男主都是侠肝义胆伟光正,可选择的小生市面上不少,但韦小宝不一样。

韦小宝,是个极其复杂多面的人物, 趋利避害是他的法则

从反面看,他生在妓院长在妓院,市井底层出身,为了生存下得了狠手,干遍了十八禁的事,和7个老婆之间本质上也没有爱情,都是利益和权衡;但从正面看,算是聪明有心眼,机灵讲义气,嘴皮子利落。

这个角色拿捏正了会无聊,拿捏邪了会油腻。

演员需要演出他的油腔滑调和贱兮兮的神情,还不能讨人厌,还要hold得住古装头套的扮相。

长相上,韦小宝不是帅哥,身上没有明显的性吸引力,演员也不能选得太英俊,但同时,也不能选太丑,这是电视剧,总要让观众看得下去。

反观迄今为止所有版本的韦小宝,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不合适的地方,观众真正满意的韦小宝可以说并没有出现过。

梁朝伟版和张卫健版的韦小宝都挺古灵精怪的,但偏正面化,也长得太帅了

周星驰版争议很多,传闻,当年金庸听说周星驰要演韦小宝时,当即发传真称“不做第二人想”,但拍完后,金庸态度大变,认为这是“胡搞”

黄晓明版,不说了,在张一山出来之前,是油腻代表

最受好评的是陈小春版的,抛开年纪偏大这点,倒是挺合适的。

颜值贴合,人现代装不就是一个古惑仔,陈小春演出了韦小宝身上圆滑却不卑鄙、贪财好色却不讨人厌的性格,亦庄亦谐,不仅仅和7个老婆,和康熙之间的这段情也很好嗑#放到现在这个环境下,陈小春和马浚伟是有CP超话的#

但,现如今的市面上,又有哪个年轻男明星能吃得住这个角色的?

大多数人能演出机灵,却可能演不出那种小人感。

很多人提名陈晓,他长相过于周正,年纪也摆在那里。书中韦小宝出场十一二岁,就算电视剧改大到18岁20岁,那也驾驭不了#别拿当年陈小春的“高龄”比,不同款#

也有很多人提名郑恺,同样年纪不合适之外,演惯了配角的,未必能挑得起这样重的主演戏份

所以选择张一山,显然是在当下娱乐圈仔细挑选过了。

毕竟“刘星”古灵精怪的形象深入人心,乍看是挺合适的,很多观众一开始也是看好的

但问题是,真的拍了才发现,张一山身板太瘦小撑不起清装

张一山的浮夸风其实和韦小宝也完全相悖,韦小宝本人是最不肯平白扮小丑,让人看不起的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建宁身上。

金庸笔下的建宁,不仅刁蛮泼辣,从小被宠大的她对爱的独占心是非常强的,越是留不住,越要掌控,可以理解成是个抖m,也因此爱上了不服她的韦小宝。

原文有这么一段,算是小学鸡的我的SM启蒙——

韦小宝大奇:“我如此用力打她,怎么她不哭反笑?”从桌腿上拔出匕首,指住好颈项,左手将她身子翻了过来,喝道:“笑什么?”

只见她眉眼如丝,满脸笑意,似乎真的十分欢畅,并非做作,听她柔声说道:“别打得那么重,可也别打得太轻了。”

公主伏在他脚边,抱住他两腿,将脸庞挨在他小腿之间,轻轻磨擦,娇媚柔顺,腻声道:“好桂子,好哥哥,你给我打一次罢,我不打痛便是。”

韦小宝见她犹似小鸟依人一般,又听她叫得亲热,心神荡漾,便待答允。公主轻声呼叫:“哎唷,哎唷!”

媚眼如丝,樱唇含笑,竟似说不出的舒服受用。

你品品,你细品。所以,建宁公主不仅娇俏可爱,该霸道的时候霸道,该害羞的时候害羞,该性感展露欲望的时候,从不遮掩。

刘玉翠的建宁可以封神。

在陈小春版里,她不是最美的,但入木三分

另一个我最爱的,就是全香港的欲望——邱淑贞。

很多人想起邱淑贞,第一印象是小昭

第二印象是《赌神2》叼着扑克发牌的海棠

#最美的红衣TOP#

周星驰版里的建宁,完全不输啊。

邱淑贞,小圆脸,翘下巴,却自带娇俏可爱的气质,和建宁这个角色很是契合。

虽然当时也被张敏和林青霞先后“压番”,但她演可谓是把建宁天真自然、媚而不妖、辣而不泼演得活灵活现。

可爱

任性

狐媚

这段!自己用形容词

放眼当下,年轻小花,哪个吃得消走这个路线?还能再找出一个邱淑贞来吗?沈月都不行#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沈月,是她亲生的那个#

演员只是表,《鹿鼎记》的骨子里还面临着许多无解的难题。

的确翻拍是要适应时代,不仅仅是把金庸剧的故事再讲一遍,更需要适应当下的语境。

一来,这是近些年来内地所有崩掉的武侠剧的困境:名义上拍的是武侠,但江湖却没有了。

内地10年后翻拍了一轮金庸作品,大部分口碑都不佳,也就2017版的《射雕》还算过得去#因为基本忠于原著,所以故事能看,就是打得莫名其妙#

这一次也很多人拿了TVB的童年记忆来比较。

TVB版虽然打斗招式简陋,布景塑料,但胜在选角贴合、故事紧凑、演技过关,观众能感受到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代入感强。此外,这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金庸是在香港开始武侠连载,从小,导演、编剧、演员就是在武侠的氛围中长大的,从60年代就开始拍摄武侠片的香港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武侠风味。

反观内地的武侠片,没有江湖,没有烟火味,没有侠义感,观众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场景切换,画面假,剧情假,演得假,就连打戏也都是假的

武侠片,除了侠客的柔情,还有正邪的对立,时代的选择,需要多人物多线索展开,才能烘托出来的。

然鹅,比起构建不起来一个武侠世界观,内地的剧更喜欢把重点放在了拍摄男女主恋爱上,习惯地把它拍成一个古偶

更窒息的是,韦小宝的七个老婆里有六个看起来更像是找了同一家

二来,《鹿鼎记》比金庸其他小说更难拍的原因在于,这并不是一部男性成长文或者爽文,而是一部反讽小说。

所有武侠小说,全写英雄,写两情相悦、缠绵悱恻,但《鹿鼎记》本质是反英雄主义,它的主角只是一个普通人,这完全解构金庸先前书的侠肝义胆,爱情更是飘渺。

在武侠的包裹下,他用讽刺口吻写了韦小宝的故事,把人性的恶劣展现的很明显。

小说中,像陈近南这样的正人君子却处处碰壁,最终死于自家人之手;韦小宝这样圆滑的真小人混得风生水起。

就连韦小宝的7个老婆,也都是各有各的问题:双儿是始于报恩的无脑忠犬,阿珂方怡也是无奈才跟了他……

这个故事,怎么讲出来?很显然,如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的,肯定不适合韦小宝这样的人物成功了。

现在的剧,为了迎合市场,要对人物的缺点进行美化,韦小宝要按原著拍,绝对会被批是另一部《爹道》,在豆瓣和微博吵翻天,会被舆论批评死,有多少女观众受得了男主角沾花惹草四处留情还迷奸的?

所以,这些年的《鹿鼎记》都基于原著进行了美化,把韦小宝变成了一个正面人物,但这也完全偏离了原著的初衷。

新版《鹿鼎记》更甚,不仅忽视了原著中的批判精神,还把这样一部剧解构成了一部闹剧,给00后和10后看。

哪里好笑了?

自以为是地拿着【搞笑】做营销,反而将人物和闹剧的桥段拿捏偏了

韦小宝也是在这样的画风走偏的。

不只是张一山,其他角色也因为这样的闹剧氛围全部坍塌,大部分演员都透着一股子浮夸劲。

陈近南没有侠气

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是个憨憨

皇帝像个二傻子

一向演技很出彩的田雨都演成了肾虚版唱双簧的海大富

剧方所谓的搞笑,更多的是低俗。

康熙大庭广众让韦小宝脱裤子验明正身这样的情节,好笑嘛?真的好笑嘛?

导演,就这,哪来的自信成为00后们的经典?

00后只配看这样的剧么?

从1977年开始至今,《鹿鼎记》前前后后拍了十个版本,八个剧版,两个影版。

目测,这个数字并不会停止增长。

彭浩翔版的《鹿鼎记》正在路上,投资16亿,拍成三部曲

包贝尔似乎也想自导自演《鹿鼎记》哈

真的看得我两眼一黑……

金庸小说深邃之处在于,他善于安排众生相,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一个个或美好或凄离的爱情故事,塑造出一个个让人感同身受的饱满角色,并在此过程中糅合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

金庸于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一种情怀。他笔下的武侠世界影响了几代年轻人,也有很多人因此萌生了行侠仗义的英雄梦,文中荡气回肠的刀光剑影、侠骨柔情、儿女情长、家国情怀,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但不争的是,金庸在年轻读者中正日渐流失,如今的00后们,不再像70后、80后一样沉浸于金庸古龙梁羽生构建的那个武侠世界,影视呈现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让他们了解金庸武侠的途径。

但,如果要让00后们以这样完全颠覆的方式去认知,还有翻拍的必要嘛——既没法忠于原著,还拆散了原有的巧妙的基础文化框架,改变了深层的内核,这样的江湖失去了原有的世界观,和于正郭敬明的爽文故事又有什么区别?

在这个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请放过《鹿鼎记》吧。

不想再看新N次版《鹿鼎记》的撰写 | 何晓婷

| 胡先煦 | 棋魂 | SM | 综艺磕cp | 杨采钰 | 瞄准 | 网红夏夏 | 张信哲 | 新西游记八 | 喜宝 | 风犬少年 | 陈凯歌 | 尔冬升 | 琉璃 | 平凡的荣耀 | 吴越 | 帕丁森 | 刘诗诗 | 马伊琍 | | 摩天大楼 | 以家人之名 | 苏芒 | 胡宇桐 | 江疏影 | 言承旭 | 张含韵 | 易立竞 | 金秀贤 | BA4 | 密室大逃脱 | 姐夫 | 林允 | 薇娅 | 隐秘的角落 | 鲍勃猫 | 丁禹兮 | 赵露思 | 怪你过分美丽 | | 于小彤 | 鞠婧祎 | 让生活好看 | 小助理 | 叶璇 | 天醒之路 | 叶祖新 | | | 清平乐 | | | | | | | | | | | | | | | | | | 田雨 | 蔡徐坤 | | | | | 郑爽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1MQ3XUBjdFTv4tA1u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