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不够,再听《一秒钟》

2020-12-03     八卦脱水机

原标题:一秒钟不够,再听《一秒钟》

一再推迟上映的《一秒钟》,上个周末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它在影迷圈里是实打实的小爆款,但7天了,票房还没破亿,远远没有被更多普通观众看到

《一秒钟》的故事很简单,却是本世纪张艺谋电影里,最打动我的一部。它适合全年龄段观看,完全可以带父母去重温那个年代的光影。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人烟稀少的大西北,劳改犯张九声(张译 饰)偷跑出来,只为了看一场电影,因为别人告诉他,他女儿出现在了正片放映前的新闻简报里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想要偷胶片做灯罩的刘闺女(刘浩存 饰),因为她弟弟把借来的胶片灯罩烧坏了得赔

但胶片意外受损,最后在放映员范电影(范伟 饰)的动员下,大家拉出被单纱布,用很珍贵的蒸馏水给胶卷冲洗擦拭,再一点点吹干煽风,才齐心协力修复成功

故事三两句就能说完,情绪却要亲自感受才行。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很贫瘠的年代,两个月才能看一次的电影,神圣重大。

大家扛着家里的板凳赶来,挤得满满当当,窗户上、幕布后都坐着人。哪怕看过很多遍,仍然专注、感动、欢呼

这种记忆对我们的父辈来说,就更亲切了,那个年代看电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

张译回忆自己10岁夏天时与张艺谋《红高粱》在大银幕上的一次亲密接触,“我摸着那块银幕,我想感受他们的温度。我把脸贴紧那块银幕,我想走进他们的世界”#当然,现在电影院的银幕是不能摸的#

所以张艺谋说,《一秒钟》是他写给电影的情书,不仅仅是给那些拍电影的人,更是给所有看电影的人。

也有一些人解读说,其实片子里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爱电影的。

张九声缺席了女儿成长,为了看女儿的一秒钟,还要赌上自己的一辈子;

刘闺女是为了弟弟,所以拼尽全力也想拿到胶片做灯罩;

范电影则是一心想着怎么保住放映员的位置。

三个人各怀心思,也都是那个时代下的个体悲剧。

这不是情书,是声音很弱的“我控诉”。

但这个解读可能并不算导演的真意。

的确,《一秒钟》没有《天堂电影院》般的梦幻,有的是满满的时代印痕,还被迫删去了女儿抢着扛大米却被运粮车撞死的事实#女儿为了摆脱坏分子父亲的影响,只能更积极表现#

电影给人们最初的悸动和梦幻般的情感,也是真实的。

甚至电影一秒钟的记录,能撑托起一条生命,一份思念,这是电影作为动态影像的功能和魅力。

张艺谋说,

“这是一个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政治和苦难都是既远又淡的背景。贫瘠年代看电影的兴奋和满足,通过‘胶片’的不断‘转动’,传递一份情感,让我特别迷恋。”

11月17日就上线的《一秒钟》纪录片,跟电影是一个很好的互文,从张艺谋的工作状态,他写给演员、编剧的那些信,以及眼里的光,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明白。

68岁的张艺谋,在邀请张译出演时说,这个关于“电影”的故事,魂牵梦绕了他几十年, 一直想拍,现在不想等了。

因为2018年,突然感觉一个胶片时代结束了。

原本还有像诺兰、昆汀、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国际大导演,用胶片拍一种标志性的电影,后来生产的、洗印的工厂都没有了,这些大导演们也就不再做最后的坚持

所以,张艺谋把自己对胶片的迷恋,对电影的尊重,所有的情怀,都一股脑儿放进去。

他向编剧邹静之演示洗胶片的时候,特兴奋

甚至1982年,他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时为电影《白杨树下》担任副摄影时的报告,都好好保留着,灯光图、镜头测光表、测温表都写得特别清楚

68岁的张艺谋创作热情有多可怕?

张译爬得快累死的沙漠,他如履平地,一点不喘

睡得少吃得少不说,半夜想起剧本就把工作人员叫起来改

夸张到,可以二十个小时内,同时推进9个项目

我相信,张艺谋的心里,一定是有一团火的。

但他却用减法,和一个时代告别。

在《一秒钟》里,张艺谋不再着魔于浓墨重彩的形式,而是返璞归真,就认认真真讲好一个故事。

人物很少,电影镜头也很少

《一秒钟》我特别把节奏放慢了,回到一部电影大约有500-700个镜头的节奏上去,希望有一个味道。

正片也几乎没什么音乐,更别说煽情了。

更多的话,被写在了片尾的同名主题歌里。

这首歌也使很多观众的观影情绪爆发

听世间的声音逐渐散去

耳边的风不断的响起

再目送 一秒钟 未来或曾经

孤山远影大漠风 万千光影中

当刘浩存清澈又有力量感的嗓音响起,眼前就浮现了张译在大漠黄沙中艰难独行的模样,还有那被沙尘掩埋的电影底片......

孤山远影大漠风,万千光影,分分钟把人带入到各自的想念中。

再倾听一秒钟,再重逢一秒钟,再相拥一秒钟......

勾勒出一代人对胶片电影的情怀,那些错过的,失去的,以及留下的记忆。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我们的老朋友, 董冬冬陈曦#之前承包了《人民的名义》《欢乐颂2》《军师联盟》《扶摇》《媚者无疆》等剧#

在北京的首映现场,张艺谋说这是他 头一个“一把成”的歌:

“我就把想法和词的方向说了一下,啥也没多说。一个星期后,他们把歌拿来,我一听,完全不需要改,一把成!我基本上合作的一把成的,你们俩是头一个。”

词,要写到人心里,很不容易,更何况是写到张艺谋这样的导演的心里。

陈曦受邀创作时,电影已经拍摄完成,她说自己看片子的过程中,就哭得特别厉害,后来在创作期间,做了大量的功课,就在想,那个时代背景下,这一秒钟到底留存了什么东西。

她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属于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电影情结,想到从电影学院毕业的电影梦,想到影视工业中的创作者,开始感怀。

我很喜欢这句:

总是有一种不灭的期许

千山万水可抵 万水千山有你

一个父亲想见女儿的执念,一段为一秒钟跨越万里的追寻,一种幽深隽永的意境,都在了。

新憧与旧梦,未来或曾经,须臾即永恒,在这一秒钟,有新有旧,有未来有现在。

在时尚芭莎的访问中,陈曦感恩张艺谋导演的信任和尊重,让她的情感表达非常尽兴:

“就是用自己被电影打动的角度和方式参与创作,以自然的口吻找到一种音乐性的语感把它表达出来。”

这些年,陈曦写了不少电影主题曲的歌,除了《一秒钟》,还有《山河故人》《江湖儿女》《道士下山》 《私人订制》 《夏洛特烦恼》 《咱们结婚吧》电影版等,合作的导演从冯小刚、陈凯歌、贾樟柯到张艺谋......

听了这些歌,你会发现,时间这个主题贯穿始终。

最被人熟知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都是陈曦儿时的记忆和对时间的感悟, 26岁时,她给母亲过生日,心里突然有了一阵伤感——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里枯木又开花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后来成了冯小刚导演的“私人订制”

为《夏洛特烦恼》打造的《一次就好》,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一次马丽唱给沈腾,一次沈腾唱给马丽。

这种关于时间的、美好的、浪漫的想象和表达,让人哭得稀里哗啦

一次就好 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

在自由自在的空气里吵吵闹闹

世界还小 我陪你去到天涯海角

在没有烦恼的角落里停止寻找

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慢慢变老

本身就关于时间的电影《山河故人》,陈曦从另一个维度诠释了这部电影的关键句——“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迎来送往都是人生常态,缱绻,惆怅。

为相聚 不远万里

天注定 未来总有人缺席

有爱有情有义的《江湖儿女》,她又把“人和江湖”的关系、岁月变迁所带出的时间的“磨砺感”,充分体察到了歌词中。

一世的悲喜交集 我会在江湖等你

一生的崖间浪里 今生所爱的凭据

贾樟柯两次表达了对歌词的爱,特别是那句【崖间浪里】。

四个字,简简单单,既描绘了巧巧跋山涉水、一程的颠沛流离,也是巧巧和斌哥两人历经岁月的情感积淀

过去的何曾会过去

未来的依然在这里

空间感上升到第四维,这对叱咤山西小县城的江湖眷侣,既见证了整个时代的变迁,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江湖之大。

如果说《江湖儿女》对于时间的感知是惆怅又洒脱的,那《道士下山》的电影主题曲《一念之间》更飘渺哲学。

你来过 我记得 便是永远

你转身 我经过 便是人间

这两句就是陈曦一直以来的人生观。

陈凯歌用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来形容这首歌,“它是精神上的东西,一念之间做出了选择,选择过后,你还是你自己。”

有趣的是,直到当年电影发布会上,陈凯歌才知道陈曦是个女生,他之前一直以为是个老先生。

陈曦的日常的确挺“老”的,刚开始作词的那两年,得空的时间还算多,就摆弄花花草草,学学中医养生,书法绘画和古琴是爱好,出去逛的话,就钻博物馆。

但语言文字上的积累,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他们家有两个十米宽两米高的书架,放了8000多本书,《幽梦影》《诗论》《金刚经》《诗经》《红楼梦》《古诗十九首》,是她少年起就熟读的,积淀多年,构筑了她独特的文字想象空间。

而这几年,随着在歌曲制作上的越来越深入,不写歌的时候,她基本都在专业学习,练吉他,学打鼓,弹钢琴,上声乐课,学爵士舞......安排得紧锣密鼓,还要见缝插针地和制片人、导演聊构思。

一天下来,实在太累,就稍微停个几分钟,跟猫玩会儿

有多爱猫?

她给家里5只猫专门准备了一间房!

曾经做过一个工作室,就叫【呆猫时光】,还自己画logo,延展出各种能让猫呆着的地方

在时尚芭莎的采访中,陈曦也提到了这几位大导演对她的影响。

如果说《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是她天真、直觉化的表达,因为那会才刚开始写词不久,只是把自己对亲情的感受说出来

#这是天赋异禀吧#

#只能说感受力超强,最近家里最年轻的龟忽然没了,很是感叹,就把它埋在了后院#

那么,后来,《道士下山》让她在《一念之间》的创作中加入了很多人文美学的反思;

在贾樟柯浓情淡墨的表达中,她希望在电影之外呈现稍微悠远一点的意境,离那个很浓的情感和时代远一点点;

再到这次的《一秒钟》,将人带入一秒一世的情感之中,没有离得太近,又不是遥不可及。

今年张艺谋已经70岁了,还在不断创新,之前我们也写过:《影》,很不张艺谋,很惊喜

待映的两部新片,《坚如磐石》和《悬崖之上》,一个硬派警匪一个谍战题材,都是他第一次尝试,现在又开始筹拍战争片《最冷的枪》了。

80后的陈曦同样:创作的电影歌曲,虽然都有关时间,但内核不一样,绝不重复自己。

她依然在努力扩宽自己的表达,不断突破,再往前走一步。

于是有了2018年她作词作曲的虐恋cp必备神曲《一生等你》——麻烦帮我虐一下这些暑期档的大猪蹄子

2019年又孑然一身去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古典、爵士、电影音乐作曲,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音乐人,疫情后回国,还天天在家上网课。

作为创作者,她想的是如何用自己的声音为电影里的人物发声,表达导演编剧想要表达的情感。

作为女性,她要求自己发展出内在的品质。所谓“良马骏足,精进警拔”,不断精进,且警醒挺拔——这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天杯地盏,日月盈怀,重要的,是有这样一种精神气在。

循环播放《一秒钟》的撰写 | 金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VgzKXYBjdFTv4tAZl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