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妈咪参考原创,感谢支持,欢迎转发分享”
在我们身边会看到一些人的耳朵上会有一个小孔,在民间,这个小孔是一种吉利有福相的象征。
老人们把这个孔叫做“仓眼”,有储存粮食的意思,在以前家里有粮仓的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因此有“仓眼”的孩子,老人常说:“这孩子将来肯定大富贵!”因此仓眼又叫富贵眼,是受上天恩赐的。
王女士在宝宝出生后7个月左右时发现宝宝的耳朵上有一个小孔,与针孔差不多大。让婆婆来看看,婆婆说:“没事,这时仓眼,长这个的人都大富大贵。”
可是王女士还是不放心,没过几天就在孔里发现白色的分泌物,凑近能闻到臭味。
王女士担心宝宝的这个孔里有东西,可能进了虫子。于是就自己上手去挤,里面的白色物质一用力都挤出了大半,宝宝疼得大哭不止,连孩子最喜欢的安抚奶嘴也哄不住宝宝。
结果宝宝挤完没几天被挤部位开始发炎流脓,王女士发现孩子的耳朵症状变严重了,急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医生讲解说,孩子患的是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常染色体现象遗传病。一般是不会发病的,但发病后情况严重是需要进行手术。
王女士的宝宝,因为挤压过于用力导致病情严重,因此需要进行手术。不过手术后,孩子就没有再复发的隐患了。
得知孩子的耳朵的小孔是一种先天病,又因为自己的挤压使宝宝的病情加重,王女士自责不已。
•感染型
当小孔出现疼痛、肿胀、流脓,用手指按压伤口处有明显波动感,且无法控制,使用简单的治疗措施无法消炎,这就是感染型先天性耳前瘘管。
这表明病情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引流或手术切除的方式尽早根治。
•分泌型
疼痛、肿胀不明显,但又白色脓水流出,且分泌物中带有异味。需要将孔内分泌物清理干净,并涂抹消炎药膏,建议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避免二次伤害,使病情严重成感染型。
•单纯型
这一类型的先天性耳前瘘管不会出现感染,或有分泌物出现,且单纯型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终生发病的,因此不需要担心,将其当做一个胎记即可。
瘘管堵塞
耳前瘘管内部与耳道内部相似,也后有上皮组织分泌的体脂,这些脱落的体脂长时间不清理堆积就会堵塞瘘管。
瘘管长时间不通会引起细菌病毒的滋生和感染,出现红肿、疼痛、流脓的现象。
分泌物过盛
这种情况因人而异,有些人的耳前瘘管内的上皮组织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若不能勤清理疏通耳前瘘管,同样会出现发炎感染症状。
免疫力差
患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孩子中,一些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差的人发病率更高,尤其是在换季期间,很多孩子的抵抗力差易生病,耳前瘘管被感染的几率也相对增加,家长们需要注意。
宝宝耳朵上长小孔,千万不要去挤压,平时清洁可以使用70%的酒精在耳前瘘管管口出轻轻擦拭,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
出现感染发炎现象时,在饮食上也需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油炸辛辣的食物。
若分泌物较多,建议到医院做引流,使耳前瘘管疏通。
平时多注意提升孩子抵抗力和免疫力,合理补充维生素,勤锻炼身体,健康身体才是未来一切理想实现的基础。
若孩子是轻度发炎,治愈后,家长需小心护理,避免复发。家长也可以到医院与医生商讨后,进行切除手术,解除再复发的隐患。
妈咪参考,用科学的育儿经验,给你绝对的干货分享,用专业知识为孕妈和宝宝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