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包租公,名下有15000套房子,每年光租金就收300多个亿

2020-06-08     卫星说娱乐

原标题:香港第一包租公,名下有15000套房子,每年光租金就收300多个亿

引子

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不少人靠着炒房赚的盆满钵满,还有一些人依靠着自己不错的眼光,在房价上涨之初就购买了大量的房产,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包租婆、包租公,但在古代时期,对于一个平民来说可是不允许有这么多的房产的。《明史》中就有详细的规定:老百姓在民间的房子一共不能超过三间,而且对于装饰而言,也不能太过华丽,需要对应自己的身份,所以你想早在古代就过上包租公的生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古代时期,土地和现在一样是一种商品,是可以进行买卖的,在一些国力鼎盛的朝代,都城的房价可并不便宜,《资治通鉴》当中记载:唐朝时期的一所庭院大概需要138贯,相当于现在差不多40万人民币,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天价了,所以白居易一生都没能买到长安市中心的房,只能在长安城周边租房子住。

但现在就有所不同了,虽然目前有些地区也提出了限购政策,但在早些年对这方面国家也是没有要求的,只要你有钱买愿意买,你想买多少都可以。所以就有一小部分靠着囤积房子在向外出租发了家,每年挣到的钱都是我们不敢想象的,此人才是名副其实的香港第一包租公,名下有15000套房子,每年光租金就收300多个亿,可以说是所有人梦想的生活了。

说起这位香港第一包租公吴宗权,大家可能都会感觉有点陌生。但要提起他的父亲和他的爷爷就是十分有名了,特别是他的爷爷包玉刚,对于一些老人来说可是赫赫有名。要说多有名,他可是上个世纪华人当中的首富!包玉刚1949年前往香港创业,并在29年后成为了世界十大船王之一,在当时也被于香港十大富豪的榜首。在包玉刚去世之后,吴宗权的父亲吴正光继承了包玉刚的一部分财产,当然他的父亲也是十分有经商头脑的。他先是拆除了旧港口建造了海港城,不光是如此他还在后来建造了时代广场,为吴家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受到父亲的影响,吴宗权也不是一个坐享其成的富二代,他对投资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渐渐地,吴宗权的能力也被人们所认可,他所继承的父亲的产业也在稳步的向前发展,但他本人并不喜欢宣扬,他也就成为了香港本地很多人都不了解的隐形富豪。

其实吴家之所以会如此成功,还是来自于吴宗权父亲吴光正的转型,包玉刚的成功秘诀在于航运事业,作为当时航运的重要港口,吴光正却在这片区域中敏锐地察觉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商机,在没有犹豫的情况下,他决定拆除港口并将其改造成为商场。当然这样的决定在当时并不被人看好,吴光正请用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就这样到了吴宗权这一辈基本上什么不用干,光是依靠海港城每年的收租都有着花不完的钱。

俗话说“富不过三”,到这句话在吴家却正好相反,到了吴宗权这一代,吴家并没有没落,相反在吴宗权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当然这一方面也源自于他父亲吴光正的商业远见,但对于吴宗权而言他也做到发光发热,并没有活在父亲的影子下。吴宗权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专攻金融专业。在继承家业之前,他曾在瑞典联合银行任职,担任房地产企业分析师一职,所以在他接管了父亲的产业后,他也并没有手忙脚乱,而是很好的布置了一切。

在面对企业危机时,吴宗权也是从容不迫。他把九龙仓分为了两个企业,但对这样做的公司的控制权还是由母公司直接进行管理,然后他家两所企业分别上市,不仅完成了企业内部的重组,还扩大了企业的规模。正值壮年就取得如此成就,但吴宗权并没有感到骄傲,作为香港第一大包租公的他,家里的装饰也十分的朴素,在他看来相对于金钱而言他更喜欢书。所以他的家里也从来不摆放一些名贵的装饰品,而是将所有的空间都留的出来收藏书籍。

当然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过是有钱人用来装装样子罢了,但对于吴宗权来说并不是如此。他每天都会划分好时间进行阅读,而除了阅读以外,他的另一大兴趣爱好就是健身,并且在每周都会进行运动,练就了一身的肌肉,对于吴宗权来说这才是属于他的生活。

结语

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真正让其成功的,可能真的是他身上的这种低调的性格,他没有像其他的富二代一样过于的张扬,而是不断的完善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别人对他的肯定,这一点无疑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的。

参考文献:《明史》《资治通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lKSlHIBiuFnsJQVsZq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