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仓街
不少老苏州想必都不陌生
而就在最近
仓街一处在建工地上
突然传出消息
说有工人挖出了一个
古代的“宝贝”
到底是个啥“宝贝”?
快和暖心哥来一探究竟!
仓街在建工地挖出“宝贝”?
市民严先生今年64岁
退休后专注于研究古城历史
他向暖心哥提供线索
说仓街的一个在建工地里
好像挖出了“宝贝”
还有一段工人挖掘现场的视频
严先生说
从视频上工人手里拿的东西来看
这应该是个陶器,年份不会晚
严先生告诉暖心哥同事
挖出“宝贝”的工地
正是原苏州第三监狱的地块
严先生说
自己曾想到工地里去一探究竟
但这片工地实在太大了
工地出土唐宋时期执壶
为当时民窑出产的酒具
那么
工人挖出的真是古代的陶器吗?
现在这件陶器又在什么地方?
我们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
在看了老严提供的视频后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芳芳
初步判断这是一只执壶
随后
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
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队员
一同赶到了仓街这处工地
通过视频
工作人员找来了视频中的两名工人
并找出了当时他们挖到这只执壶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芳芳介绍
酱釉执壶唐宋较为多见,一般情况下是喝酒用的,比较讲究一点的执壶,
下面还有一个碗,用于温酒,工人们挖到的这只执壶,就是唐宋时期民用的。
不过
非常遗憾的是
由于这只执壶的关键部位已经缺损
目前已经不具备修复的条件
刘芳芳介绍
这处工地面积在90000平方米左右
早在2017年开工前
他们就进行过一次勘探
当时也发现了不少文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32条规定
在进行建设工程或在农业生产中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
应当保护现场
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
文物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
如无特殊情况
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赶赴现场
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目前,
这只执壶已被
苏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收缴
“饿煞仓街”
冷落了千年的城墙根
仓街边上的地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陶器?
在那个年代
又是谁居住在这里?
在苏州
有一句俗语比较贴切地概括了仓街
就是苏州人常说的“饿煞仓街”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当年的仓街边上是第三监狱
附近只有干部宿舍,少有居民
所以比较荒僻
(资料图)
而第三监狱的原址
就是解放前的狮子口监狱
清朝时期这里建造了军械库
也是非常荒凉的
而在这片地方成为军械库之前
同样少有人烟
(资料图)
吴文化专家潘君明介绍
元末明初张士诚称王
朱元璋部队把苏州城团团围住
张士诚开辟南园北园
种出来的粮食进仓库
在仓街造仓库
到了清朝
这里仍继续做仓库储存粮食
这也是仓街街名的来历
(资料图)
往前追溯至南宋
这条仓街也许更荒凉
当年的苏州作为南宋的陪都
在城内驻军
今天的仓街就是驻扎地
再往前
这里就没有明确的街名了
(资料图)
这条被冷落千年的仓街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酒器文物?
它是否曾有过繁华热闹的光景?
种种疑问
只能留待后人
进一步去探索发现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
《社会传真》原创
版权归苏州广电总台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kWVL24BMH2_cNUgdc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