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家庭教育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些年虽然大家都会从主观拒绝“吼叫式养娃”,但生而为人,总有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难免会因为孩子的顶嘴、犯错对孩子发火,可你有留意过自己发火后,孩子的反应吗?
演员陶虹曾在节目中讲过一件关于自己女儿的故事,有次她准备带女儿出门,但是女儿不小心将桌上的牛奶打翻在地。
陶虹看到这个举动之后,没能控制住情绪,立刻冲女儿大吼:“你怎么回事?”
女儿被妈妈的喊叫声震慑到,吓得不敢说话,也不敢哭,只是全身发抖,无助地望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这时陶虹才反应过来,发现自己刚才的态度过于严厉,当她走过去握住女儿的手时,孩子的双手已经冰凉而颤动,但这并不是结局。
有一次当女儿再次将牛奶打翻时,陶虹只是走过去抱住孩子,没有生气,没有发火。这一次女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心理的那份恐惧才得以放下。
直到这时,陶虹才知道之前的吼叫给孩子带来的多大伤害,让孩子心有余悸,孩子的这种反应,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唯有如此,才能意识到吼叫伤害。
一位网友说,他小时候不想去幼儿园,父亲不同意,将他关进了放入装杂物的小黑屋中,虽然最后妥协了,但却留下了一生的阴影。
从此他只要一个人在一个空间时,就会将所有灯都打开,来逃离黑暗。
还有网友表示,虽然很多父母都了解,但是在行为上依旧没有任何改变,每一次难以自控的吼骂,都给孩子心理带来的成长阴影。
1)传统教育观念代代相传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孩子做错事情,父母更多的处理方式就是打、骂,他们不在意孩子是否会受到伤害,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当下的情绪。
因此这样的思想传承下来之后,父母的教育观念依旧没有改变。认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因此自己打骂孩子也无可厚非。
2)父母的法律意识比较淡泊
虽然现在的法律意识非常普及,但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没有认识到,孩子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非父母的私有财产。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时,缺乏应有的尊重。
3)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
很多父母能够认识到责任孩子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但是他们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做错事情时,父母会下意识地吼叫或是指责。
长此以往,父母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而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会继续传承下去。
1)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10类语言
2)父母可以采用“冷处理”,克制自己的情绪
“冷处理”的意思是,父母在非常愤怒的情况下,不应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和指导。首要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待情绪稳定之后,再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这样可以避免情急之下, 说出不当之言。
对于孩子的错误,父母应该明白,打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与孩子理性沟通,共商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宝妈们,你们有对孩子“忍无可忍”打骂吼叫的行为吗?你有关注过孩子事后的反应吗?亦或者你的童年有哪些“吼叫阴影”?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吧。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