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近日有消息称,一名小学生被同学欺负,其父硬气教育儿子。
很多网友在看到这则消息后表示,以后教育自己孩子也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不禁令人好奇,这位父亲对孩子说了什么,令网友们如此受教?
校园暴力是在校园中永远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我国甚至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曾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从小学到大学,校园暴力一直存在。
虽然相关部门对此已经有所重视,学校老师也在尽力避免,但是仍然收效甚微。
有一名小学生多次被同学欺负,不得已告诉自己的父亲,父亲得知后既心疼又气愤,
对孩子说:“他第一次打你,你可以原谅他。
第二次打你,你也可以原谅他。
但是如果第三次打你,你就要打回来。
如果打伤了他,我就算卖车子、卖房子,也要给你赔。”
不少网友表示,这位父亲实在太霸气,充分展现了对于孩子的关爱,本来孩子可能还会比较害怕、比较委屈,想必听到父亲霸气的话语后,必然心中会“充满力量”。
不过也有些网友表示,这位父亲明显说的是气话,假如真的出了事,卖车卖房虽然能够补偿别人,但是自己以后的生活又该怎么样呢?就算自己工资很高,有再买房的能力,可是这毕竟会增添更多压力和烦恼。
于是一些网友认为凡事应该更加谨慎一些,这种事情找老师处理,如果性质恶劣报警处理,或许最为妥帖。
对此笔者认为,在这件事上孩子与父亲都没有错,错的是欺负人的孩子,父亲就算有些冲动,但是这些话语最起码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安慰,毕竟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的积压,对心理造成伤害。
假如父亲只是说:“你去找老师”,这样恐怕孩子的心理会引起长期压抑而产生阴影。
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校园霸凌事件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
其实这则消息只是校园霸凌的一个缩影,一些孩子仗着自己身体比较强壮,或者个头比较高,常常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包括管同学要钱,殴打同学等,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对此提起更多重视。
究其原因,校园霸凌主要在于这么几个方面,
有些孩子个性比较张扬,希望通过这种行为体现自己的“威严”,认为这样很“酷”;
有些孩子受到家人太多宠爱,认为任何人都应该听自己的话;
还有些孩子接触了社会上一些人,受到不良价值观影响。
而校园中又有些学生个性不那么强,习惯了逆来顺受,常常认为凡事要忍,反抗或许不是解决事情最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只会让那么暴力者变本加厉。
笔者认为,当有孩子遭受校园暴力后,千万不要因为他人的威胁而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要与自己的朋友和家长诉说事情的原委,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
家长应当安慰孩子,并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要表示“我们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要把事情如实反映给学校,让学校老师帮忙处理。
另外,家长也可以多多带孩子去进行户外锻炼,一方面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此一来,假如再出现同样的事情,孩子可能不会选择忍让,而是勇敢说“不”!
当然,学校对此也应当制定相应的举措,如成立校园巡查小组,定时定点在校园各个角落,假如发现有校园暴力等现象,要及时制止,并对犯错误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也要对受到欺负的同学进行安慰。,假如发现有校园暴力等现象,要及时制止,并对犯错误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也要对受到欺负的同学进行安慰。
总之:
在孩子最为密集的校园中,总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件。
不过,只要家长朋友与校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一些关注与关爱,多多留意孩子的言行举止,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总能最大限度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