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
山区出产的土货一般就是山里人自给自足,
或者在附近小批量销售,
很难形成商品和品牌。
如今,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
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之下,
马山县贫困村出产的土特产却成了商品有了品牌,
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山区里的土货摇身一变成了洋货。
7月24日,晚十一时,加方乡局仲村马山县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内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忙着把当地出产的一箱箱农产品装上集装箱货柜,产品有香菇和木耳,共3600公斤,200箱,27立方米。
这些产品出产于加方乡局仲、加春等山区贫困村。集装箱将运往钦州港口,然后通过海运运往欧洲的斯洛伐克,这也是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将山区土货运往欧洲。
马山县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夏碧静:今天这个货柜是首发往欧洲的斯洛伐克,可以创收外汇约8万美金,这个首发柜将实现马山县农副加工产品出口零的突破,实现县内本土收取外汇零的突破。
马山县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产品除了通过海路走出国门,还通过航空推广至全世界。
马山县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夏碧静:我们与南宁机场、西安机场等各大机场签订了供货协议,主要供应味付笋片、甜玉米等航空小吃及航食配菜,目前已经供了两批货,营业额达到20万元。预计一年下来供应机场的货量营业额将达到约500万元,将为马山当地销售1000吨左右的鲜笋,马山农副食品进入机场航空食品部后,将随着各大航班走向全世界。
据了解,马山县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马山县加方乡局仲村,占地12亩,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2016年注册资金1500万元,经过公司团队将近三年的打造,成为一家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配送为一体的公司,也是马山县首家专业果蔬、食用菌商品化处理企业。
马山县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夏碧静:我们深加工的产品将来主要销往葡萄牙、西班牙、东南亚及日本等国家、地区,我们预计一年整个出口额将达到2000万元,将可以带动马山当地两百多人的就业以及农特产品的销售,为7个村集体经济年创收共四十多万元。
马山县加方乡局仲村村民潘春玉就是真真切切通过公司提供就业岗位受益的贫困户代表之一。
马山县加方乡局仲村村民潘春玉:去年我老公生病了我就从广东回来了,我大儿子做工也不得,全家就靠我一个月两千块钱,在这里做工很方便,因为离我们家近一点,可以照看小孩,去广东不能看小孩,家里也不能照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贫困村的产品带出广西,走向世界,让贫困户得到增收,助推了贫困村脱贫的步伐,也让当地政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马山县加方乡乡长俞伟栋:我们接下来会支持企业打造成马山县农副产品出口的基地,打造成马山县航空小食品生产基地,以山山企业为龙头,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来辐射带动全产业链的扶贫模式,带动整个乡镇的脱贫致富,甚至带动整个县的脱贫。
来源:马山县广播电视台
记者:黄慧玲 罗霓 蓝莉容
编辑:蒋谭鲜
审核:韦绍群
监制: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