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果真是暴君吗?挖出的青铜器,颠覆司马迁

2019-11-28     高广银

很多历史对周厉王姬胡的记载都是一位暴君,比如《史记》:“幽厉昏乱,既丧酆镐。”他在位37年,因为把山川树林等都列为国家垄断,捕猎收税,捕鱼也收税,违背了周朝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另外也不允许百姓私下议论他,举报之后就会被处死,因此导致怨声载道,只能群起而攻之,最后把他给赶走了,后来给他谥号为“周厉王”,意为暴虐狠戾之意。

然而从出土一些青铜器,比如《虢仲盨》《噩侯驭方鼎》等,从这些铭文上看,周厉王是一位集赫赫军功于一身的君王,他南征淮夷,北伐严狁,东讨宿夷,为维护西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我们现在评价周厉王,不能在时下背景下去评论,而应该回到周朝当时的环境去研究。

周厉王为何要改革

周王朝是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的国家,《诗·大雅》中记载周朝“陶复陶穴”,还过着穴居的生活。西周国家形成之后,在土地制度上渐渐破坏了原来的部落的公有制。后来公有的耕地和草地,就被分封下去,起初这些封地只是暂时的,后来就形成永久的封地。但是森林、牧场以及沼泽依然是公有的。

当土地公有制被破坏以后,西周的社会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依然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痕迹。比如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昔者文王之怡歧也,耕者九一,任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擎。”也就是说奴隶主贵族世代都享受丰官厚禄,土地要向周王朝缴税,像关卡、市井、沼泽地以及山川等都不会征税,这是周王朝的老规矩。

西周初年,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了自己的亲戚,以防止周围其他部族的侵犯,同样在周王的封地,也划分成大小不等的地块赏赐给了自己的诸侯大臣。在《大克鼎》中记载,周天子除了赏赐给臣下土地,还有山川森林,比如周成王分封给鲁供伯禽“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到了周朝末年,周宣王时期,也有大量分封土地、山川的情况。

贵族们从周天子那里获得这些土地都是世袭的,享有实际的占有权,而且贵族的这些土地可以相互转让与交换。贵族把大量占有的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臣下,而且这些人只对分封给自己土地的贵族负责,不再向周天子纳贡。在《召伯虎殷》中记载,西周后期奴隶主和贵族拥有大量的肥田沃土,并且不断把山川领地占为私有,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小。

周王朝到了成、康之后,已经慢慢显露出破败的迹象。特别是南方的楚国起来之后,就公然不听周王室的指挥了。而且楚国联合周边的一些国家公开反叛,周昭王被迫南征,现在很多青铜器都记载了这一史实。

当周昭王到达楚国的时候,楚国被迫表示服从,因为要渡过汉水,楚国就送了周昭王很华丽的船,可是这些船是拿胶水粘合在一起的,当船行驶到汉水中间的时候就溶解了,于是整个船就散掉了,周昭王和他的六师全部掉到汉水当中淹死了。所以史书记载“昭王南征而不复”,南征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周穆王的时候,面临同样的问题,西边的犬戎开始公然反叛,周穆王也被迫去征讨犬戎,表面上看征讨犬戎获得成功,但是边境依然忧患重重。在《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到处巡游,其实就是解决边境隐患问题。

所以周朝经历了周恭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因此到了周厉王时期越来越严重。虽然这个史料《史记》里没有记载,但是在《后汉书》等史料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其中西晋时期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当中,详细记载了周厉王时期,戎狄还有南方的淮夷,和当时西周发生了很多场战争,而且每场战争都非常惨烈,因此周厉王要面临南北两线作战的窘境。

这就能够理解周厉王为什么“横征暴敛”,让荣夷公来帮自己搜刮民众财富了。因为周厉王军费开支非常庞大,同时为了应付各种战争的需要,还被迫向民众征调各种物质,这无疑加剧了周王朝同民众之间的矛盾。

周厉王的改革

在青铜器《伊毁》中记载,周厉王一方面加强臣妾、宅田、刑法等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在土地制度方面废除了籍田制度,并剥夺了贵族土地继承权。共和行政时期虽然被废除,但是到了周宣王时期,又恢复了周厉王的制度,没收了部分大贵族的田地。

为了加强专利政策,周厉王任用了荣夷公,卫巫等人,摒弃了周王室那些旧臣。而且为了让自己新的制度能够贯彻执行,周厉王让卫巫“以监谤者,以告,则杀之”,虽然议论的人少了,但是各诸侯也不来朝贡了。

周厉王的改革就是通过没收大贵族的私有财产,以及遗留下来的公有财产,加强周王室的财政收入。但是周厉王的改革触动了大贵族的经济利益,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威胁周厉王“为民不利,如之不克,民之迥通,职竞用力”,周厉王和贵族的矛盾一触即发。

周厉王的改革激起了下层贵族和平民的反对,这些人不享受周王室的俸禄,而且还受到大贵族的剥削。连年征战,田园荒芜,不得不依靠山林为生,加征这些山林的税负,无疑是断了这些人的后路。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的大贵族和正人、师氏人等联合起来发动反叛,周厉王最后只能逃往山西,最后死在那儿。

周厉王为了战争的需要,打击大贵族,剥夺了下层贵族和平民赖以生存的山川林地,所以导致了大贵族联合平民联合起来的反叛。但是周厉王抛弃周王室的宗法,大胆改革,使西周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在《棠棣之歌》中记载,周厉王舍弃身边的亲戚,大胆任用贤能之人。周厉王的改革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序幕,对春秋之后政治制度有重大影响。

《噩侯鼎》中记载,周厉王在反击夷狄对周王朝的入侵方面取得很大胜利。无论是南方的楚国,还是东边的熊渠,在周厉王时期,都再次臣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周厉王时期一度实现了西周的强盛。周厉王成功实现对夷狄的反击,使华夏民族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有利于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无疑都是周厉王取得的成果。

参考资料:《中国通识》周谷城,《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证》唐兰,《史记》,《后汉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RMWsW4BMH2_cNUgaq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