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关中平原西部的陕西省宝鸡市,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横贯而过,滋养着那里的土地和生命,人们的生活都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
1990年1月18日,原本是个极为平常的日子,一场车祸的发生,却改变了一个3岁小女孩的人生。她在这场车祸中失去了双腿,更不幸的是又遭到家人的遗弃,当人们在渭河边发现她时,她已奄奄一息。
随后,小女孩被送到宝鸡市儿童福利院。在那里,她获得了重生并有了新的名字:因为长得甜美可爱,院长给她取名“梅女”,谐音为“美女”;因被遗弃在渭河边,因此有了新的姓氏“渭”。
在福利院里,“护理妈妈”对渭梅女疼爱有加,十分照顾她。渭梅女也很懂事,童年的不幸并没有让她失去生活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强、乐观,很快就成了福利院的开心果。
由于行动不便,渭梅女很少有独自出去的机会,每一次出门都需要“护理妈妈”寸步不离陪伴着。但这并不妨碍渭梅女成为院里的“积极分子”,去动物园、逛植物园以及打扫卫生等集体活动,她都积极参与。年龄稍大一点以后,她还会帮弟弟妹妹穿衣、洗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着别的小朋友都能走路,渭梅女也想“走”,想自己自由地进出,而不是每动一下都要别人帮忙。经过一番思索,她暗下决心:没有双腿,就把手变成“腿”。
“护理妈妈”给渭梅女做了两个木质手撑,让她练习用双手走路。生出了“双腿”,渭梅女雀跃不已。可兴奋劲还没过去,皮垫与肌肉、骨头摩擦而引起的剧烈疼痛袭来。渭梅女无数次想要放弃,但内心想“走”的念头始终在鼓励着她坚持下去。
渭梅女咬牙忍着痛,两手用力撑着手撑,慢慢地挪动,一厘米、两厘米,终于,身子开始变得平稳,她“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那一刻,再痛也没有哭过的渭梅女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她知道,这是兴奋的泪水,更是幸福的泪水,她终于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自由“行走”了。
8岁开始,渭梅女已经可以生活自理了。洗衣服、做家务、上学、坐车都坚持自己来。虽然速度比别人慢,也比别人辛苦,但她从不放弃。“护理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底,想帮她,可倔强的渭梅女总是说:“我行,我自己来。”
不仅生活上安排得井井有条,渭梅女还表现出很高的运动天赋,她用双手撑着“手撑”,学着其他孩子的样子蹦蹦跳跳,虽然每一次都有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但她的脸上充满了挑战成功的兴奋。
2008年,宝鸡市残联到福利院挑选选手,坚韧、乐观的渭梅女被选中,随后前往云南昆明学习游泳。一开始,她连下水都不敢,每当教练把她放在水里时,她都会紧张到全身颤抖。
就像当初学“走路”一样,渭梅女承受着比别人更大的痛苦,但她也有着比别人更强的毅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渭梅女终于学会了游泳。当展开双臂在水中游动时,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畅快。半年后,渭梅女代表宝鸡市参加陕西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勇夺三枚金牌。
2
渭梅女知道,想要改变命运,学习知识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发奋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渭梅女考上了自强中专,学习计算机专业。
中专毕业后,渭梅女回到福利院,成为一名特教老师。她负责的班级有11个孩子,包括唐氏综合症患儿、脑积水患儿以及自闭症患儿。语文课、手工课、美术课都是她的工作范畴,她用自己的经验和爱心,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和技能。她给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玩游戏,就像自己小时候得到“护理妈妈”的照顾一样,她也把这份爱毫无保留地给了福利院的孩子们。
孩子们在渭梅女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渭梅女感到特别欣慰。但幸福之余,渭梅女内心总有一丝失落,因为自己的童年是在福利院度过的,长大后又成了福利院的老师,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的想法越发强烈。
2017年7月,在福利院工作三年后,渭梅女终于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她从福利院辞了职,背上行囊,只身一人前往上海,她要去那个繁华都市闯一闯,去寻找人生的新出路。
外面的世界虽然美好,但对于渭梅女来说也很无奈。来到上海后她才发现,自己出门不会用手机软件打车,买东西还停留在付现金的阶段,而其他人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了,这种对比让渭梅女既焦虑又庆幸,她焦虑自己与这个社会严重脱节,却又庆幸自己走出了舒适圈。
来到上海后,谋生成了渭梅女的第一要务,她开始频繁面试找工作,但身体状况让她屡屡碰壁。一次次受挫,一次次重新开始,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当过客服,做过电话销售,身体的局限让她难以胜任很多工作,来自同事们的“特殊照顾”以及同情的目光也让她倍感压力。
和大多数同龄女孩一样,渭梅女爱自拍,也喜欢在微博上发自己的生活动态,有时还会将自己运动、做家务的小视频发到网上。慢慢地,关注她的人越来越多,她自立自强的故事也感动和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
一天,一个朋友建议渭梅女:“现在网络购物这么流行,你也可以通过直播卖东西呀!”朋友的建议启发了渭梅女,她觉得这是一条可行之路。
3
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后,渭梅女离开上海回到宝鸡。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她住进公租房小区。尽管生活清贫,但渭梅女从没有失去过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搬入公租房后,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给公寓设计了一个艺术墙,墙面全都是按照童话书上的故事情节精心布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习后,渭梅女开始在网络上直播卖衣服。但直播卖衣服,并不只是面对镜头介绍服装这么简单,一件衣服从批发市场进货、拆封,到卖出去后打包寄快递,渭梅女都要一个人完成,这些对于正常人而言十分简单的事情,对渭梅女来说却是挑战。
但更大的挑战,是克服自己内心的羞涩与胆怯。最初,她总是放不开,生怕自己身体的残疾会换来异样的眼光,更不愿意别人是因为同情才买她的衣服,她希望自己靠努力工作自食其力。
为了克服内心的障碍,渭梅女勤学苦练,对着镜子练习表情,把手机当做顾客进行服装介绍并拍下小视频,反复看自己的表情、动作是否自然。除此之外,她也会学习别人直播时的措辞、表情以及表达。
“生活其实很精彩,你要勇于迈出第一步,努力尝试,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没有那么困难。”这是渭梅女在微博中写下的一段话。
为了在直播时更好地向顾客展示服装的款式,每一件衣服,渭梅女都会用心搭配、打理,进她直播室的人数也在一天天增加。慢慢地,渭梅女敞开心扉,开始在直播中大方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和网友交流自己的心得与生活感悟,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网友们。倒立、俯卧撑、弹钢琴、唱歌……直播中的她,无所不能。她的乐观自信感染了许多人,许多身体残疾或是生活陷入困顿的人找到渭梅女倾诉。
“如果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听到我的故事后能振作起来,那我很愿意和他们分享我的故事。” 隔着网络,渭梅女寻找到了生命的另一份价值,也交到了许多知心的朋友,朋友们纷纷称赞她:“你努力的样子真美!”
尽管离开了福利院,但渭梅女的心始终和那里的孩子在一起。每个月,她都会从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买上水果零食,去福利院看望孩子们,陪他们一起玩耍。
“只要你敢迈出这一步,只要你想,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渭梅女给自己搭建的舞台超出了别人对她的界定和想象。靠着那股不认命不服输的倔强,她用双手“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励志人生路,而且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了别人,在“笑对人生”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
来源:《博爱》
编辑: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