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做血透?中国内地首个吃螃蟹:50多岁血透老病人经过一年多培训居家透析了

2020-04-27   周到客户端

“血透还能在家里做?”是的,您没有看错!

4月27日上午九点,50多岁的血透老病人骆先生在家里自己熟练地打针,开启透析机,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在家进行居家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骆先生颇为感慨:“终于可以告别这3年来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到医院血透的日子。”

在一旁保驾护航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内科科主任倪兆慧团队颇为欣喜,为了这个第一人,医护人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对骆先生进行了培训,经过层层考试使得骆先生成为了血透医生、护士、工程师这样的多面手。医护人员还帮助他布置了家居血透室并反复调试,让设备能发挥最佳透析效果,让原先以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据悉,居家血透在国外比较成熟,仅2017年全球居家血透患者达17000余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居家血透的启动,这次零的突破,让更多尿毒症病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奔波三年,终于告别一周三次往返医院

为了第一个居家血透患者,倪兆慧专家团队和骆先生筹备了一年多。

在浦东的一室一厅家里,骆先生辟出了10个平方米的空间:血透机、水处理机、透析的椅子或者床,相关的耗材,放透析器小柜子,中间放一个滚动的小的推车作为治疗车。家庭血透的基本硬件配备后,增加了互联网+的技术,专家还可以实时网上线上监测。

上午九点开始,骆先生终于开始了第一次完全自主的居家血透,骆先生熟练地插好透析机的管子,向自己的血管里面扎了两针,放血的针和回过来的针。医生们则在一边再次检测水处理情况好不好,监测着整个流程操作是不是安全。骆先生说,“居家血透机器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像傻瓜机一样比较容易上手。”

骆先生已经在医院里透析了三年,每周三次,不管风吹雨打都要到仁济医院。在骆先生看来,新冠肺炎最紧张的时候,他依然雷打不动地坐公交车去医院透析心里是最害怕的,但是为了生存他必须到医院来,“现在终于可以坐在家里血透了,今后可以免去路上的辛苦,可以在规律血透基础上灵活地调整血透间隔、每次透析时间,更好地控制体重变化,个体化透析提高透析质量,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更大的自主安排。”

每个居家透析病人都要经过长期培训,反复实战演练

居家血液透析是一种由病人自己在家里操作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这种在国内首次开启的新模式在欧美国家已开展了60余年。

“根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中国成人慢性肾病患者已高达12%,尿毒症患者目前已有100-200万人,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迅速增长。”倪兆慧告诉记者,

这种国际终末期肾衰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居家血透历史悠长,作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尿毒症的救治效率。居家血透另外一个优势是有效减少交叉感染,我国乙肝、丙肝较多,还有艾滋病、梅毒、结核等传染病,尤其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病人不用反复到医院血透,在家里自行血透,医生监测,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又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事实上,居家透析模式在一年前就已经在酝酿中。2018年11月,仁济医院选取四名常规血透患者,开始规范接受居家血液透析培训。骆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去年12月23日骆先生成为中国首位居家血液透析培训考试合格患者。每个通过居家血透的病人都能居家血液透析培训的结业证书。

由于尿毒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低下,一旦得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让骆先生尽快完成居家血透的“实战演练”,肾脏科医生、护士、工程师与病人通力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了上下机操作、透析机管路安装,家庭水路改造等重重关卡。为了安全,医护人员和工程师与骆先生反复演练应急预案,编制了安全防范小册子,配备了24小时畅通手机和视频网络设备,确保万无一失。

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居家血透

倪兆慧强调,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居家血透,有些非常危重的病人,年纪非常大的人都不适合,需要到血透中心进行血透。希望居家透析的患者及其家属、家庭居住环境等要经过严格的评估,评估合格以后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之后开展至少6个月,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以考虑纳入居家血透,“病人必须要熟悉所有的透析过程,知道如何操作透析器,并会及时处理包括并发症在内的各类问题。”

除了骆先生,还有些血透病人经过了培训,但是个别人碰到了临门一脚的问题。有个病人样样都学会了,但是家里没有条件需要等到新房子买好才能开展,有些人过不了自己给自己扎针的心理。

与此同时,仁济医院也在国内医院中第一家为居家血液透析创造了各方面条件:上海市卫健委批准仁济医院作为首家“居家血液透析”技术准入单位,组建居家血液透析的培训中心人员梯队,制定了居家血液透析的技术管理规范、技术实施方案和操作规范。

居家血液透析,安全问题是最受关注的。仁济医院透露,在病人初期开展居家透析期间,医护人员会加大监测,肾内科医生护士时时刻刻关注。目前居家透析的病人一个月一次到医院来检查,未来三个月检查一次。目前,居家血液透析还用了互联网+实时监测,还制定了一系列居家血液透析的医疗保障预案,包括24小时oncall 救护大队、绿色通道等院内外紧急通道。

专家们透露, 目前血透机器使用尚属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年)今后血透机器可以通过私人购买、慈善捐赠、租赁、分期付款等方式。

专家们透露,相信未来居家血透将有效改善尿毒症血透患者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尿毒症患者们的福音。未来,像拥有私家车一样拥有居家血透将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