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懂园林不是一个空话题,我们来看他笔下大观园的建造,那是一步步完全按照园林建造的程式推进的。
《红楼梦》第十六回、十七回,集中反映了曹雪芹的园林造诣。从最初的选地,到最后工程竣工,以致后来的环境布置和居室的“软装修”,操作程序清晰,按部就班,不是深谙园林建造此道者不能为也。
大观园的建造是从“相地”开始的。因为选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的可以盖省亲别院的地,令主事的贾琏对这个方案也十分满意。他很明白,工期有限,只有在自家的地盘上,“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
选好了地,就让人画“规划图”,只是那个时候管这个叫“图样”。之后便是“拆迁”:“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以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
地选好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备料了:各行匠艺齐备,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你看曹公多会优选工作。
理水是园林的脉络,园中诸景,最要紧的就是水,亦必写明方妙。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曹雪芹的“知己朋友”脂砚说:“余最鄙近之修造园亭者,徒以顽石土堆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唯知乱作山石树木,不知画泉之法,亦是恨事。”他用这样的语调,褒奖了雪芹是个行家里手。
之后的堆山凿石、起楼竖阁、种竹栽花、一应点景等事,贾家人都是请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用地、备料、规划、增增减减,全靠一位“老明公号山子野”,按“制度”,为他们一一筹画起造。
“老明公”是尊称,意思是得到了大家公认、被人们尊敬的人。“山子野”是别号,因为他在所从事的行当里技艺超群而被这样称呼,这是个具有高度社会认可度的、约定俗成的“官称”。“山子”是指叠石的技艺,就是我们在园林看到的假山、驳岸、水汀踏步等。一般有着特殊技艺的人,都会被皇家征用,应召来主持建造皇家的宫苑。明末清初的时候,民间真有个堆山与叠石技艺高超的“山子张”,他就是第一个从民间被招进京城,参与了北京众多的皇家园林的营造的民间大师。
《红楼梦》中“山子野”的第三个字“野”,一般是姓氏。《百家姓》中没有野姓,野姓是东野氏的后裔,祖籍在山东曲阜,和孔、孟 、颜氏都是最早的家族。《左传》中有记载鲁国野泄的事迹,野姓人后又到江苏扬州,向海外扩散。我想曹雪芹用这个“野”字,不是指姓氏,而是代指来自民间的造园大师。
那么曹雪芹生活的时期,有哪位是来自民间、被皇家历代征用建造园林的民间大师呢?就是“样式雷”!
康熙二十二年,一个叫雷发达的南方匠人来到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样式房的“主设计师”。从清康熙皇帝开始直至清末两百年间,雷氏共八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筑设计。雷氏家族有6代后人都在样式房任掌案职务,负责过北京紫禁城、三海、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 ,同行中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
民间还有个有趣的传说,说是康熙时重修太和殿,在上梁的仪式上,康熙皇帝亲临太和殿工程现场来参加这个“剪彩”活动。可是到了上梁的关键时刻出了岔子。可能是上梁的官员木工技术不好,脊檩安装时榫卯总是合对不上。当时皇上看着呢,越急越不行,主持的工部官员都急坏了,这梁要是上不好,那可是杀头的事啊!这时雷发达自告奋勇上去装梁,但是上去干这个活儿起码也要有七品官职,没辙,就让他这个小工匠换上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几斧头,很轻松就装上了。康熙看了之后,非常欣赏,当场就封七品官,样式雷就真当了样式房的掌案。
在正史上,关键时刻出手的不是雷发达,应当是雷氏家族第二代传人雷金玉。当时在上梁的时候雷金玉表现极为突出,吸引了皇帝的眼球,康熙发现雷金玉很年轻,技艺也非凡,就召见了他。康熙的年龄正好与雷金玉相仿,交谈谈中,康熙发现雷金玉才思敏捷,很是欣赏他,就让雷金玉掌管了皇家的建筑设计。这件事被作为雷家的荣耀,镌刻在了雷金玉的碑文上:“恭遇康熙年间修建海淀园庭工程,我曾祖考(雷金玉)领楠木作工程。因正殿上梁,得蒙皇恩召见奏对。”
可巧的是“样式雷”家族因园林才艺名震江宁的时候,正是曹雪芹的太爷曹玺在那担任织造呢,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二十二年进京参加清廷宫禁营建,说不好还是由曹玺推荐进京的呢,而且进京后的样式雷家族被编入与曹玺一样的、直接为皇帝服务的内务府。
江宁可是曹家的福地,曹雪芹祖上三代四人在那里做了近60年的织造一职。曹雪芹在江宁度过美好的童年,那段岁月是他人生的底色,是他抹不去的“秦淮旧梦”。对于从那里来到京城的人,他会给予十分的关注。更何况在康熙修建畅春园时,雷金玉“承领楠木作工程”,是他的爷爷曹寅、舅爷李煦曾经的“同事”。
一般红学界的共识是曹雪芹从乾隆八、九年到乾隆十八、九年,用了十年的时间进行《红楼梦》的创作,而那个时间段,正是乾隆帝大肆修缮、兴建、扩建北京西部“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的时候,当时最受朝廷赏识的样式雷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样式房”就是现在我们的“设计室”,是出图样的地方。但是他们不仅要会画图,还要懂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程序和工艺,比如石作、瓦作、亏作等等,因而
脂砚斋在小说引出“山子野”名号时加了个批注:“妙号,随事生名。”也就是说,这个名字是因修建大观园这事而取的,并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个人。但是且不说别的“三山五园”其它园林的修缮扩建,单说发生在曹雪芹眼前的,乾隆十五年始建,乾隆二十九年才正式建成的清漪园,应该是作家来源于生活的最直接的养分。
所以说,曹雪芹除了他的“园林基因”之外,他生活在北京西山时期,身边的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建园运动,也给了他笔下的大观园充分的素材,于是有了“山子野”的形象。
《红楼梦》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她虽然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但是作品中的人物,并不能直接一对一地指对现实人物。这个“山子野”,也许是“样式雷”,也许是“山子张”,也许是“算房高”,也许是“金盔子张”曹公让这样一个个来自民间的园林大师在文字里流星般地闪过的,却在他的传世巨著《红楼梦》里成为不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2iYJHMBiuFnsJQVXM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