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域•礼和 / 图片来自:一条
“你知道怎么制造网红吗。”一位商业地产业主找到设计师柏振琦,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设计要求。
在此之前,这位年轻设计师与他创立的建筑事务所:裸筑更新 Roarc Renew,已为沪上多家知名联合办公运营商设计了多间刷爆网络的办公室。
在“网红”一词渐渐带有负面意味的当下,柏振琦却认为,设计终究是服务型的创意工作,设计师们在追求空间灵魂、逻辑的同时,帮助业主实现“网红”的诉求,也是商业价值的体现。
当设计遇上风口
近年来新涌现的各类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分时租赁、无人零售、众筹民宿等等,层出不穷。伴随着新的商业模式,对于新型商业空间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而在2016年,刚刚创立裸筑更新建筑事务所不久的柏振琦就遇上了联合办公的“风口”。
米域•礼和
上海黄浦一个接近废弃的4层铆钉厂面临旧改,在几轮考察后来,米域联合办公拿下了这个项目,将项目委托给了裸筑团队。这间原本日照时间不足0.1小时的旧厂房,最终在他们的设计下华丽转身。
改造前与改造中的厂房 / 米域•有光
裸筑将2、3、4层的楼板进行了打穿,并在厂房屋顶新开了一个穹顶,将平均直径3.6米圆光通从四层引入一层,照亮了原本中间无法得到日照的区域,并在中庭新建了一个直通顶层的旋转弧形楼梯,作为主要交通动线以及整个场所光环境中心,将整个室内空间分割成东中西部三个主要区域,并把东西部改造设计为主要的联合工位区。
剖面中,打通楼层及屋顶创造的采光井及楼梯,成为了空间的核心
米域•有光
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解决了采光的问题,交通空间里的光与楼梯,甚至让空间有一丝“神性”。而正因为这个极富特点的设计,项目也被命名为“米域·有光”。
“以‘租借’形式存在的空间改造,其实是存量地产至增量地产的一种商业逻辑的变化,而在这一类的商业空间的设计需求,资本投入有限,却对于设计师审美、商业、品牌定位、设计知识体系(如:图形视导,灯光,软装,织物材料、建筑节点、结构框架等)要求较高,同时施工配合度要求也很高。”柏振琦说。
改造项目中不可缺席的是新与旧的对话 / 米域•有光
“米域·有光”是柏振琦创立事务所之后第一个作品。他同时也认为这是联合办公通过空间设计给予其商业功能赋能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对于年轻的设计初创公司来说,这样的项目工作量适合小团队运作,设计发挥空间大,裸筑过去在建筑更新领域的研发也有了实践的机会。这家嗅觉灵敏的新生代建筑事务所,抓住了这次机会。
米域•有光
米域·有光在完成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登上了外滩画报、ELLEDECO家居廊、AD安邸等一系列知名媒体,一夜间刷屏网络。
以设计撬动的曝光,带动项目传播。精彩的空间设计也为项目未来的商业招商带来了极大的利好,最终达到了设计与商业的共赢。
在米域·有光获得极大商业反响之后,柏振琦又受同一业主委托,相继设计了米域·礼和,米域·恒泰和米域·飞元。
米域·礼和
米域·恒泰
米域·飞元
以建筑思维引导空间更新
遇上风口是幸运,但世间从来没有偶然的成功。
柏振琦早年学习工作于以色列,在当地看到了很多城市更新过程中好的传承和保护。“在那里,城市建造者对城市设施非常尊重,在更新过程中会竭力地去保护所有的历史遗迹,不管坏的好的,然后由时间来决定其价值。然而在中国、在上海,这种保护意识却很薄弱。” 因此他认为,保护城市现有的建筑和资源,通过设计手段融合历史传承、把存量地产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是我们这个时代要去做的事。”他说。
We+Lab 复兴公园店
裸筑关注历史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项目,以建筑思维引导城市更新,注重空间的地域性,尺度感,地域文脉梳理,试图在每个项目中,创造出在“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中,有意义的设计点,柏振琦将其理解为“网红”的源头。在他们的另一设计作品上海复兴广场 WE+lab中就展现了他们对场地历史与文脉的思考与挖掘。
We+Lab 复兴公园店
法国梧桐掩映的上海复兴公园是一座近百余年历史的法式公园,从始建之初至今,她似乎演绎了一部上海生活方式的进化史,而WE+lab项目正是在这样一个富有历史背景的街区内,原建筑的前身是一家KTV, 而这次的更新,则是将KTV的娱乐业态,更新为创意家居展示型商业及联合办公的业态。
景观中的地景纹样传承于室内空间里铺装纹样 / We+Lab 复兴公园店
裸筑对项目的区位文脉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研究,将复兴公园这座法式公园的标志——“林荫大道——Boulevard” 这根轴线引入室内,探索内与外的边界。在这个过程中,几何、对称、秩序这种法式园林独有的场域性被“移植”在了WE+复兴广场项目中。
We+Lab 复兴公园店
门外的梧桐大道与直通We+Lab,让内与外,新与旧,在当代与现代的对话的同时塑造空间场域整体性。
以法式公园景观轴线为依托,将景观植被的中轴对称性移入室内,进行相似的地坪图形设计,用几何图示概括了法式景观植物,比如梧桐树叶,郁金香等,让内与外,新与旧,在当代与现代的对话的同时塑造空间场域整体性。
We+Lab 复兴公园店
无论是在”米域.有光“项目中对光与空间的探索,还是在WE+复兴广场项目中对历史文脉的研究,裸筑始终认为,当一个空间被赋予了“建筑学”属性,其整体功能逻辑必然清晰,其商业价值也将得到放大。改造更新不仅仅是做装饰翻新,更重要的是对空间的解构及动线的准确规划。
悦城女性主题空间
在即将建成的大悦城女性主题空间的设计中,他们以零售商业空间对人行动线的特殊要求入手,研发出了一个功能合理,空间丰富,极富体验感的新型商业空间。
挖掘设计的商业价值
商业与设计在柏振琦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矛盾体。他并不排斥满足业主“网红项目”的需求,但同时也对来得快去得快的商业模式保持警惕。
“我们紧跟市场的变化做相应的设计研发,站在市场的角度,商业的角度,使用有者的角度去做设计。” 裸筑认为这更符合当下中国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的经济新形态。而设计离不开他所处的大环境,基于对当下商业市场的思考,柏振琦提出了“IP is more”。
米域•礼和
“IP is more来源于 Less is more.是我对Less is more.在这个时代语境下的一种解读。特别是在中国的开发环境下做设计,其实是十分看重项目的IP属性的。”挖掘设计的商业价值,是裸筑在做设计研发之外,另一个重要课题。
“ 未来不论是共享办公空间还是其他商业空间形态会越来越强调 IP 的概念。”在过去与业主的接触中柏振琦发现,成功的商业逻辑里一定会强调独一性。
“其实接触下来,每个开发商,都希望自己的项目,能成为一个IP,甚至一种文化符号。而在建筑及空间的层面,由于项目的尺度,建筑师制造“网红”的机会大大增加,而某种意义上,网红经济是一种大IP的代表。设计师通过项目找到了设计的“灵魂”之后,作为设计的服务者,也应当帮助业主找到这个商业上的IP,去转换、升级。”
保利·时光里 会员空间
在过去的设计实践中,裸筑十分重视与业主的思想交换。商业需求及反馈也是指导设计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我们在业主身了解到很多创新的运营模式,而这些模式无疑对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是具有指导性作用的。与此同时,一些业主想不到的,不明确的空间需求,我们也常常能给到他们灵感。通过设计,项目的整体商业价值提升了。”
正因为裸筑在商业挖掘与思考上所付出的时间,让他们的设计帮助业主在塑造空间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品牌定调。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如同打造产品,空间本身即一个品牌IP。
不断的研发是生存之本
然而,尽管人前火热,但”网红“模式的生命周期也一直遭人诟病。当下的互联网风口来的快去的也快,如何延长设计的生命力?
米域·飞元
裸筑给出的答案是不断研发。
在过去通过多个联合办公空间的设计,不断挖掘这一商业模式下的运营需要及空间转化,成功地为业主打造了知名的联合办公IP,成为这一领域最为专业的设计公司之一。
“小型设计类事务所,有其存在的法则。我们是设计服务主导的事务所,帮助业主引导其价值取向,也是需要做的。”在满足业主的商业需求之外,裸筑也希望通过自己在设计层面的研发,帮助业主更好的延长项目的IP周期。
米域·飞元 设计细节
对于当下变化极快的新商业模式,柏振琦认为,坚持设计研发,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设计还是其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归根结底在于,对于事物的理解。简称‘物理’。设计其实是一种解读方式,但‘物理’是不会变得,就在那的。设计师要培养的是解读能力。而每经手的一个案子,只要从本质上去寻找’物理‘,其实无论什么业态,互联网,共享等等,其实都是付诸于“物理”之上的皮毛。”
除了既有项目的研发,裸筑还尝试联合多家互联网公司,以互联网思维引导业态,产生新型城市空间,从更上游的地方,进行更深入的设计思考。
由心咖啡·永嘉庭品牌体验店
设计师要不要做”网红“项目,裸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让项目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无疑是重要的,设计与商业在裸筑的项目中达到了互利平衡,完成一个项目最佳的状态,是夹缝中求生的状态,建筑师找到自己要的“灵魂”的同时,帮助业主取得网红的效应
“以先锋的创意,严谨的逻辑,产品化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合作不同的业主及同行。”谈及未来,柏振琦如是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