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君 三剑客
图/大唐
1
“2020年的6月7日,杨辉同学兴高采烈地走进考场,还没参加高考,他就已经在自己的高考成绩单上加上了10分。而一年前,他的身份只不过是一名退役士兵而已。”
——时间虽然有点穿越,但这确实是即将发生的一幕。地点:北京。
今天,《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对象审核办法》公布。
其中就有明确规定:“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对于退役士兵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尽管只是在北京,但也为全国利好政策吃了一只“螃蟹”。
味道不错的话,后面肯定会有更多地区吃这只“螃蟹”。
2
当然,《审核办法》还有关于现役军人等加分政策。这里作了列举,供参考:
部分现役军人子女考生,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这些考生包括: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
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
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
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或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退役士兵这个覆盖面比较大一点,对于现役军人来说,享受这样优待的覆盖面也许还有些苛刻,但必须要肯定的是,这一个进取的好政策,是全社会尊崇军人的一个缩影和体现。
3
实话实话,近年来,国家为退役士兵谋了很多红利。
比如,去年教育部下达2019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就明确:2019年全国共安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5000人,由北大、清华等455所普通高等学校承担。按照自愿报名、统一招考、自主划线、择优录取、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原则。
再比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罕见的频次提到了退役军人。
你看,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原文:
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这段话简单地概括就是——提升退役军人(特别是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使其能有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
4
后续下发的文件,还有两大亮点:
第一,高考前组织一次高职扩招补报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10月份面向今年退役军人再增加一次报名。允许符合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招生。
第二,扩招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各地可在高考前、后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学校组织相关职业适应性测试或技能测试。
这些大动作的背后,都有一个总动因,那就是:“后路”问题既影响现役士兵扎根军营的热情,又影响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
5
军人也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社会对军人的认同度越高,越能增添军事职业的吸引力,越能激发军人的荣誉感。
尊崇军人也并非仅仅尊崇军人个体,而是尊崇国家和平安全的理念。这个道理适用于退役军人。
一位纪委的领导在基层扎扎实实当兵蹲连后,写下了这样一些体悟——
部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坐标模型:一维横向是物质利益,待遇问题;二维纵向是领导作风,就是上对下的工作指导方式,核心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目前仍然根深蒂固,部队议论得非常多;第三维坐标是精神价值层面,对个人受尊重、奉献有价值、领导有爱心、有为就有位,以及不折腾、不浪费时间的效率意识和诉求日益凸显。
这段体悟十分精彩!
不破不立,期待并相信“社会+部队”的荣誉体系一定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