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城,
起床了吗?早饭吃过后,
抓紧时间上课。”
“作业做完了吗?可不许偷懒哦!”
“有没有不懂的?我来给你讲。”
……
教师曹莉丽通过视频与常城交流网课学习经验。
3月3日9点15分,
哈密市第八中学高一(4)班的
学生常城又在曹莉丽的
微信“喊话”中起床,
开始了新一天的网课学习。
曹莉丽是常城的班主任,
自疫情发生后,
她又多了一个“知心姐姐”的身份,
待常城像弟弟一般,
关心着他的生活和学习。
自疫情发生以来,
我市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
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
新闻工作者等“逆行者”奔赴一线。
经哈密市教育局
对全市中小学生摸排后发现,
和常城一样,
哈密还有2851名中小学生父母
都在抗疫一线,
其中父母双方
都在抗疫一线的学生就有420名。
网课学习,
一个都不能落下!
哈密市教育局积极部署,
为每一位抗疫家庭子女
安排好包联教师,
充当起孩子们的“临时家长”,
保证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
网课有人督促,
学习质量不下降。
“真的不能想象没有老师的督促,
孩子网课会上成啥样!
所以特别感谢教育部门
这一暖心举动。”
常城的妈妈是一名街道干部,
忙于疫情防控工作,
一个月都没回过家,
当听说要上网课的消息,
她觉得自己都有点崩溃。
幸运的是,
从2月26日开始,
常城有了包联老师曹莉丽的帮助,
一下子让常城的妈妈安心许多。
“我妈也天天打电话
督促我学习,
现在又有曹姐监督,
上网课时,
肯定就不敢偷懒了。”
常城说,
曹老师像“闹铃”一样准时,
每天都督促他认真上网课,
能体会到曹老师的良苦用心。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
常城就连称呼也改成了“曹姐”。
他说班里就他一人父母都在一线,
他很乐享“班宠”的感觉。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疏导学生焦虑情绪、
引导他们有效进行居家学习……
自1627名包联老师
进入“临时家长”角色后,
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明显感到:
网课学习质量提高了,
学习更有效率了,
师生的心走得更近了。
霍瑞芳老师电话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我们多关注一些,
家长就更安心一些。关键时刻,
大家就要团结起来,一起来战胜疫情。”
哈密市第五小学教师霍瑞芳说,
除了监督孩子完成正常的学习安排,
她还会给孩子“开小灶”,
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父母亲年龄大了,
辅导不了孩子,
我们又不在身边,
要不是霍老师关注着孩子学习情况,
我们哪能安心工作。”
崔小艳在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工作,
说起教育局实行的包联老师这一举措,
她内心充满了感激。
来源:哈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