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阅读中,你是否踩过这些坑?|学会这三招让你少走弯路

2020-02-25   归零如你

“唉!我每天都好累,他不认字,就看看图,认字就看看字就行了,干吗还要我陪着读?”

“在我宝宝五个月的时候,就想买绘本,想和他一起亲子阅读,可是一直拖呀拖,现在两周岁了还没买”

“我知道阅读很重要,也尝试着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但是我孩子好像对阅读不感觉兴趣,没几分钟就跑开了”

“我每天都会抽出20分钟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但是效果不怎么好,都没信心了”

“为什么我们跟孩子一起阅读,越读越没劲呢?孩子越来越不爱看书,我也越来越有挫败感。”

无数的家长面对亲子阅读都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困惑,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应该因材施教。但是每个家长都面临的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不了解亲子绘读的真正意义,更多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因此失去了很多乐趣和动力。


一、什么是亲子阅读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对中国绘本阅读理论影响颇大的一本论文集。这在书中说过:

绘本阅读,是连接父母和孩子的精神纽带,其他的价值,都建立在这个之上。

这就是说亲子阅读最核心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让父母教会孩子阅读,如果孩子在父母有温度的话语的浇灌中成长,必将获得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最为核心和基础的东西!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

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二、我们为什么要亲子阅读

1、亲子阅读让孩子心灵一点点地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前几日,在和涵哥一起彩用拟声互动法共读《彩虹色的花》这本绘本,但总觉得还不够深动,于是想找些相关的背影音乐来烘托氛围。正巧找到喜马拉雅也有这本绘本的朗读,于是和涵哥一起听了几遍,深深被文中应景的配乐所感染,也为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读所感动。过后,我感叹了下,对涵哥说:“这位老师读得真好,妈妈要加油了!”,小家伙居然一本正经的跟我说:“不对呀,我觉得妈妈读得更好,我喜欢听妈妈讲的绘本。”然后冷不丁伸出小手臂抱抱我、拍拍我的后背。让我备感欣慰,我深信这是和涵哥一起亲子阅读23个月时光中,所发挥的力量。

松居直先生说过:

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和他说话,孩子就能够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会到这种感情,心灵就会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绘本是孩子们的书,同时身为朗读者的大人来说,读绘本也是极为宝贵的阅读体验。诵读绘本时心情舒畅,感受到内心充满生机。

2、亲子阅读体现了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亲子阅读的时间非常宝贵,宝贵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么短时间是高质量的沟通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成长状况把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想了解的东西都找到相应的主题绘本讲给孩子听,比如孩子问我们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就讲《小威向前冲》;孩子跟我们说他不想上学,我们跟他一起看《小阿力的大学校》;当孩子受了委屈,跟你说有人欺负他时,我们和他一起看《同桌的阿达》。

我的一位绘本讲师朋友分享了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她儿子上中班的时候,早上她送去学校,晚上因为临时有事,让同小区的家长帮忙接送,因为早上出门跟孩子说了晚上会去接他,来的时候接送他的却是同小区的阿姨,然后又比较迟才到,回家见到妈妈后,在生闷气,一言不发。妈妈也大概猜出了缘由,但是得先让他把情绪先释放下。和他一起看了一本《生气汤》的绘本,然后和他一起煮了一大碗的汤,直到最后孩子哈哈大笑,这就叫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3、亲子阅读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沟通的桥梁

“妈咪,讲故事给我听。”
“电视里的叔叔讲的故事,不是比妈咪讲的故事还好听吗?而且还有美丽的图画。”  

“可是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我。”

这是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书中提到小玛丽和她妈妈的对话,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吃过晚饭后热情地帮妈妈收拾家务,期待着妈妈可以早点讲故事给她听,可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要坚持每天不落地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打开电视机让小玛丽自己看,看了几天后的小玛丽突然把电视机关掉,强烈要求要听妈妈讲故事。这段文字,让我非常有触动,也深深的被孩子的执着和智慧所感动。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能够理解到孩子心里的那份单纯的爱的需要,仅仅是需要爸爸妈妈把他们抱在怀中,为他们讲故事,我们不可否认故事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但是爸爸妈妈握着他们的手为他们讲故事,念图画书的意义甚至是远远超过了图画书本身的。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图画书的真正魅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亲子阅读这么好,我好像通过绘本看到希望,那么要怎么样引导孩子参与亲子阅读中呢?

1、设置读书计划

读书计划这四个字的意义就是建立阅读规律与阅读品位,每天拿出相对固定的时间带领孩子阅读。 可以是饭后,可以是睡前,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亲子阅读。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在孩子饭 前、饭后,午睡前,或需要孩子安静下来的时间段,都可以随手拿出一本绘本带领孩子阅读。

家庭阅读当中不仅仅是家长包办选择,也要鼓励孩子选择书籍,我们根据孩子的选择进行调整,也可以规定比例,你选两本,我选两本。孩子 一开始选的书肯定是家长看不上的,因为孩子接触的比较少,还不太能够把握好自己的口味,但我们要给孩子自信,多给孩子机会,当孩子接触多了,有了多次选择的机会,孩子就会选出真正符合他的水平,他的兴趣爱好的书籍。我们也因此可以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今天表现得非常好,可以让他 多选一本,这样阅读又相当于奖品了,孩子明白,阅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2、尊重孩子,满足孩子反复阅读同一本书的意愿。

为什么对于同一本书孩子会反复阅读?是因为孩子看不懂,因为孩子偷懒,还是孩子不爱读书,放下种种疑虑。孩子反复阅读是正常的,孩子读书的特点就是反复阅读。孩子反复阅读才能真正去理解一本绘本才能知道这本绘本在讲什么。

孩子阅读第一遍,绘本对他来说是一个新朋友,还不够熟悉,可能只是初步理解了一个故事;阅读了第二遍,这个故事变得立体生动了,孩子在大脑当中有了更多情节上的构思,看起来平面的绘本,在孩子脑海当中形成了动态的画面;阅读第三遍,第四遍,孩子发现了很多图画上的细节,观察了衣服上的颜色,花花草草的数量,还有窗台边物品的摆放,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们成人不会去关注的,自动忽略掉的配角与装饰,在孩子的视觉里却丰富了起来。让孩子把这些再度放到大脑中,继续构建绘本世界,再继续阅读。

孩子还可以感受到成人每次阅读时情感与重音的不同,你讲错了,孩子还会给你挑错,很多孩子对喜爱的绘本阅读十几遍、二十几遍,甚至三十几遍,其实每次阅读孩子得到的信息都不一样,这种全面的掌控感是孩子阅读的动力之一。在孩子反复阅读当中,孩子也是有潜意识的投射的。

3、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

孩子可能一次5分钟,10分钟,发展到30分钟,60分钟,都是在一步一步的进步。我们要作的就是每天把亲子阅读当成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坚持,陪伴。

当涵哥特别喜欢一本图画书的时候,他就会不厌其烦的拿过来让我给他讲,嘴里念念有词的说,妈妈,我们一起看这本吧,然后乖乖的坐好,满心期待的等着我与他一起翻开一页页的图画书,讲完了之后,还意犹未尽,也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到角色中。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书,你会被孩子各种绘本中的人物、故事及画面所带出来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变化,而感叹和惊讶。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常常没有孩子那样的耐心,讲过几遍之后就有些不耐烦,因为我们总想着自己手里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总不能一直坐在这儿为孩子讲一本书吧,就像那位玛丽的妈妈一样,得给孩子找点儿事情做,让她看看电视,看看电脑光盘吧,这样我们就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有同样的感受时,就让我们想起前面提到的聪明的玛丽这句话:“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我”。让我们都能耐心的握着孩子的手读绘本。让孩子在听图画书的同时,享受爱与快乐吧!

总结

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让我们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吧!


我是归零如你,一切归零,从心开始,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找回最初心的我们,好好爱自己,爱家人,一起交流生活感悟,一起交流育儿知识,欢迎关注@归零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