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特开新栏,说些小曹自己的唠叨。
一家之言,敬请指正。
生活条件进步了
想成为大师,就要无数的积累。
很多人在还没成为大师之前,就饿死了。
以前,大家在地里干农活,得空才捏几把壶,补贴家用,乡下做的壶叫做“乡胚”,所谓“乡胚”就是总觉得带着粗糙,敷衍的感觉。
你想啊,为了补贴生计,着急忙慌业余做出来的壶,能有多好。
现今,紫砂从业者的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小康,年轻紫砂人不是那么迫切的需要去赚钱,可以有更多的心思,可以静下心把壶做好。
有了底气(家人的支持),做不好就砸掉,直到做好为止,这还能不进步吗?
看好壶方便了
如今博物馆林立,到全国哪怕到世界各地,也都是很方便的事情。想看哪把壶的资料,想看哪把壶的实物,其实都简单,只是想不想的问题。
今天想仿做一把顾老的壶,开车十分钟到博物馆看上一天,百度一秒钟查到所有资料,做出来的壶肯定比自己在家瞎想出来的好。
以前好壶都在达官贵人手里放着,普通做壶百姓哪有机会见到。
顾老如今在紫砂圈无可替代的地位,窃以为,和他早年上海仿古时,见的那一把把先贤的好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行之间隔阂少了
早年同行是冤家,做壶人家有朋来访,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泥胚赶紧藏起来,生怕被人偷学去一星半点。
如今,志同道合的紫砂艺人在一起互相交流讨论壶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有很多自己在家闭门造车想不通的问题,别人一句可能就茅塞顿开。
达者为师,只有不断的互相学习,才会进步。
从业者审美水平提高了
从古至今,做壶做的好的,一定是多和文人相近,有着更高审美的指点。
陈曼生、玉成窑等等无不是紫砂历史上的里程碑。
现在很大部分紫砂艺人,都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对于紫砂形体的比例,审美的取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工具进步了
科技日新月异,如今各种辅助工具层出不穷,以前费尽千辛万苦做的事情,现在毫不费力就可以搞定。
做壶前先电脑制图,预看效果,不对再改,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暂时就想到这里
祝大家新年愉快,万事胜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