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5》开播不见关谷神奇!王传君:关我屁事

2020-01-14     果酱音乐


2016年年底,王家卫参与监制,张嘉佳执导并担任编剧的电影《摆渡人》正式上映。

这部电影可谓群星云集,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杨颖等大牌联合出演,李宇春友情客串。

就连当时处在鼎盛期的鹿晗,都当了特别出演。

但谁能想到,这部排面极大的电影上映之后却意外扑街。即便有影帝撑场,有流量加持,却依然没能挽回雪崩似的口碑。

这时候,王家卫为了挽尊,发了一条微博,他写道:

“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一味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只是一部电影,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摆渡人,渡人渡己。”

其实一句话总结,他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天下之大,人各有偏好,反正这部电影我喜欢就是了。

话落,一众明星纷纷前来捧哏式留言,一个接着一个地说“我也喜欢”以表支持。

那场面,简直蔚为壮观。

这时,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王传君接着就在微博发了一句“我不喜欢”实在是宛如娱乐圈一股清流,一时间激起千层浪花。

网友们瞬间分成两派,有支持他的,说“太真实了!”也有劝说他别这么自毁前程的。

还有人留言说你这么做不好,他当即怼了回去:“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好在哪里。”

至此,王传君很少拍戏,被封杀的谣言层出不穷,直到《我不是药神》的出现。

昨天《爱情公寓5》播出,马上就刷屏了,微博热搜全是它。

大家都在讨论曾小贤、胡一菲、子乔、美嘉。

关谷神奇却不见踪迹。

很正常。

关谷神奇只不过是王传君演艺生涯的一个小插曲。

他想要的世界可比这一个喜剧角色要大得多。

缺席《爱情公寓》是故意的,但也挡住不住《我不是药神》的大火

2018年,《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点映票房过亿、豆瓣开局9分。电影直击社会现状,成为了口碑炸裂的大众良心影片。

王传君在《我不是药神》中扮演的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叫吕受益,骨瘦如柴,又高又怂,走起路来也是颤颤巍巍,一副驼着背怂着肩的窝囊样。

据说,王传君为了能够完美诠释好这位身患白血病的病患形象,每天跳绳6000次,到了后期直接到了8000次,成功减下20斤。

在这部电影中,你能清除地看到,这个“满脸愁容”的王传君早已经不是我们记忆里面那个傻乎乎的阳光大男孩“关谷神奇”了。也能看到,他在努力地从“关谷神奇”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找到更多的自己的可塑性,探寻更多的角色和挑战。

但可惜的是,即便是这样,也有一大群人对他说这难听的话:“要不是关谷,我们能认识你吗?”

回到《爱情公寓》计划要拍电影版的时候,由于王传君拒绝继续出演关谷神奇这一角色,受到当初那些《爱情公寓》粉丝们的猛烈攻击。

《爱情公寓》这部剧口号打得很是丰富:“陪伴了无数人的成长”、“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无可否认,这部剧它当年确实很火。电影版公布档期的那一刻,也是引来无数的粉丝翘首以待。

但是王传君却拒绝继续出演,并且还在其他电影的发布会上,公开表示说《爱情公寓》是一部抄袭片,还说感觉整部剧就像是一个广告片。

这让很多老粉承受不住,他们心心念念地跑到王传君微博下留言,传达希望他继续拍续集的请求。

还有粉丝提到《爱情公寓5》。

对此,王传君直接毫不留情地回击:

“关我屁事!”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娱乐圈都需要卖情怀的时代里,谁能精准地把握住粉丝的情怀谁就是赢家。

而对于王传君,粉丝们当然就希望他能一直是那个说着日语腔普通话、长相好看的大男孩。

但不巧的是,王传君并不希望。

他不想躺在流量上赚钱,他选择在大流的方向中去放逐自我,去告别别人眼中的“关谷神奇”。

之前有一位记者问王传君,说你认为在目前充斥着“流量”、“数据”一类词汇的环境下,演员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和机遇是什么?

王传君是这么说的:

我没有觉得有什么困难。首先说流量这些东西,我觉得它存在肯定是合理的,但必然也是有一只手在后面推动着这些事情的发生。但如果你想要做的是演员,其实这些事情都无所谓。你就老老实实地做你现在应该做的事情,相信总会出现跟你适合的人,会有新的东西拿出来,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工作。你只需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明明可以在《爱情公寓》大电影的热度和流量中躺着数钱,但是他却选择躺在病榻之上,以疯狂减重20多斤的方式,去还原一个白血病患者最真实的状态和感情。

你说他不想要名气,不想要奖吗?

其实也不是。

但不同于大多数演员的是,他是真正在拍戏,在做一个演员,在梦想着,自己能真正留下一点什么东西,一些影像。

他在采访里说:“因为我说自己其实有考虑过,真的死了之后,如果那个影像还能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或许也是自己活过的一种证明或者见证。”

这是一个有反骨的王传君

后来,王传君关闭了自己的微博评论功能,因为他觉得太烦这些打着“粉丝”旗号的人对他的生活指指点点。

在这之前,他曾在微博上发过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句话,写着:“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别成为他们所希望的。”

那些说他被封杀的传闻,其实真的不过是无稽之谈。

没拍电影就叫被封杀吗?那这个世界上的演员是不是几乎全被封杀了。

他只不过是在找寻一个合适的剧本而已,这个合适,可能是剧情和他契合的,又或许是导演和他契合的。

比方说,因为王传君之前在微博直怼《摆渡人》的一句:“我不喜欢。”就带来了他和陈冲老师的合作机会,因为陈冲认为他“很有反骨。”

和陈冲合作的这部电影叫做《英格力士》,回忆在接拍电影之前,王传君说:

他们看到我发了‘我不喜欢’,觉得好像这个人很有反骨、很真实,然后就去了。去了之后我们聊到一些经历,包括看完小说的感觉,彼此特别契合,而且片中那个老师本来就是上海人,我自己又是上海人,就自然而然地去了。

电影《英格力士》(意为English)改编自作家王刚200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影片是关于一班“疆二代”青少年文革期间在新疆跟随来自上海的英文老师学英语,这给生活在封闭世界的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口,然而美好的芳华很快被文革的残酷所吞噬。

如同陈冲的导演处女作《天浴》,《英格力士》同样是关于上海青年因为文革下乡西藏或新疆所发生的悲剧及其中的人性。

这部电影是陈冲时隔17年再次执导。

谈到和陈冲老师的这次合作,王传君用“享受”二字来形容这种感觉,他直呼陈冲为“陈阿姨”。

在《英格力士》的拍摄过程中,王传君曾说他和陈冲的这种契合,并不只是因为他们二人都是上海人,而且还是因为他觉得陈冲是一个了解他的生活经历的人,从这种了解当中给了自己很多启发,也有了很多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他能完全运用在《英格力士》的拍摄中去。

另外,陈冲能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去真实地做自己,因为在真实地做自己的时候,就会感受出一些更加真实的东西。

其实早在故事刚开始写的时候,《英格力士》的演员七七八八就定得差不多了,王志文,袁泉和王传君是属于定得最早的那一卦。

角色还在文本阶段的时候,陈冲就在寻找演员身上“非他莫属”的契合点。

陈冲后来在采访中说到:“第一次接触王传君,就看到了他身上的那种气质。”他觉得王传君和他在电影中扮演的英语老师一样,有信念!

也是在那次的采访中,陈冲解释了为什么会找王传君来参演《英格力士》。陈冲说:

(王传君)非常谦卑,但也非常清高,他不会妥协于世俗,也不会妥协于时代。在现在的娱乐环境中,许多年轻演员很容易就能赚到数量可观的钱,可这些东西对他居然真的没有任何诱惑。

是的,其实相对于现在娱乐圈的大多数明星和艺人,王传君更像是一个逆流而行的人,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去追寻更多的流量与粉丝,去改变自己的说话的方式,但是王传君却更像保持自我,保持真实。

或许这就是属于王传君的反骨吧。

王传君曾在采访中就说过,他不希望告诉别人该怎么活。怎么活是每个人需要自己去体会的事。

“在某个时刻,你明白了就明白了。你不明白,可能还需要走很多弯路,这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我觉得,这其实就是我们活着的一种意义。”

“我试图去更深更细致地找到自我”

今年中旬时,王传君一身休闲黑色衣服,素面朝天出现在FIRST青年电影展的闭幕舞台上,在这之前,主办方曾千叮万嘱一定要盛装出席。

当时一起出席的,除了王传君,其他男演员都是西装革履。王传君打趣地说:“我这件衣服看起来,跟剩下的衣服一模一样。”

这一次其实是王传君第二次来到FIRST青年电影展,这次他既有参演作品《马赛克少女》角逐竞赛单元,又被影展冠上了“一号人物”的崭新身份。

但是他一身邋遢,胡渣满脸地站在台上那会儿,连朱亚文都开玩笑说:“谁要是再拍《济公》,你真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在那天的电影展上,王传君作为嘉宾,主办方希望他在先上台说一些暖场的话,但没想到他一开口就是:“我坐在这里,整个人的状态和感觉,都像是技术问题。”

或者是:“今天天气不太好,弥漫一种杀虫剂的味道。所以确实很有效的,把“虫”给杀了。”(此“虫”指闭幕影片《寄生虫》)

或者是:“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西宁,全都是热爱电影的人,和一些假装热爱电影的人。”

又或者是“拍电影拿不拿奖不是问题,什么才是问题?(现场安静了3秒)这个安静特别好,不要讲出来。”

说真的,我作为一个观众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不是说他说这些话不对,而是说得实在太对了,这样的发言,不是去附和观众和媒体,说一些好听的话,而是句句珠玑地道出了目前国内电影的现状。他真的是太敢了!

这就是王传君,在这个谁都不说实话故意卖傻或是真傻的时代里,哪怕是被黑得体无完肤,也要说最真实的不做作的话。

因为他是王传君,早就不是那些人眼里的“关谷神奇”了。

他早就开始追逐自我,一切选择并非他人来主导,而皆是出自于自己自由意志下的个人选择,他在试图去更深更细致地找到自我。

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大部分人从小就没有自我,因为这个东西是被压抑的。

“我们都说为自己活,但基本上都没有在为自己活。为家人,为小孩,为工作,为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我们就应该慢慢去感受自我,我也在慢慢寻找。”

在这种意义上,王传君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深知自己在什么时间点应该停下脚步看看自己了,而这,是我们当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

你看吧,他是个会亲手扼杀自己的人,你以为他一定就是那个阳光大男孩关谷的时候,他已经用为你呈现出了另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叫“吕受益”了。

在《我不是药神》的大获成功之后,你信不信,他未来的影路一定会更加精彩。

你看看那些待上映电影的时间线,他已然在找寻自我的道路上,遇到了他的伯乐们,成为了文艺片大导演们的新宠儿...

一定会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再谈起王传君的时候,我们会说:“噢噢!他就是那个演过吕受益的人嘛!还演过...的优秀演员啊!”而不仅仅只是“就是那个关谷神奇”。

也希望有一天,中国能有更多优秀且有人格魅力的演员,能够不迎合任何情怀,认认真真地去塑造每一个谨小慎微的社会角色,让观众从中得到一些共情,或者得到情绪上的释放,或者能让观众去思考一些东西,又或者更简单的,让观众变得轻松。

正如王传君所说:“演员的职责就是只是拿身体和自己生命的一种感受去再现,然后让更多的人看到,原来生活是这样子的。”

参考文献:

《王传君:我从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Ifeng电影

《看理想专访王传君》-看理想

《<药神>王传君:你们尽管骂,我早就不是关谷神奇》-GirlDaily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kGjpW8BbDmBVZuPW-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