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刻在骨子里的香

2019-09-23     贵州画报

“云端骑行,发现多彩贵州”寻根之旅历经五天,跨越五个市州,转运1200公里,深入体验了贵州的多彩,彩在遍地美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鬼斧神工的景致,万峰成林、瀑布成群、洞穴连绵;彩在民俗多元,服饰、建筑、饮食、文化……绚丽的民族风多彩多姿;彩在气清凉爽,这里是天然的大氧吧,空气中负氧离子非常高,夏天是避暑圣地,宜居宜人宜神。

4800年的古茶树,普安红的厚重深邃;千年贡茶的朵贝;寻茶马古道,重拾都匀毛尖记忆;翻越雷公山,品银球香茗、尝脚尧纯香,到朗德古寨寻求原生态;穿梭湄潭茶海,闻翠芽浓香,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黔西南普安县

在连绵起伏的茶园中穿行而过,路过茶园,不时与茶农互动,对唱山歌,对吆民族弦乐,一片欢乐在茶园中慢慢激荡开来。现场还亲自品尝“青柴小火煮茶汤”的古法滋味,在口中感受茶的来之路,在喉咙中细品它的前世今生。

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

荷叶荷杆之下,有一节节嫩白如玉的藕,布满塘底。每一节藕,都沉淀着盛夏的风雨和烈日,也栖息着生生不息的梦,等待明年花开。下午,骑行队来到了贵州哚呗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园,随处可见的数百年朵贝茶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品尝一口朵贝茶,骑手们爱不释手。对千年贡茶赞不绝口。

黔南都匀

都匀螺丝壳峰峦叠嶂,峡谷纵横,也是都匀毛尖茶产地。开始下起蒙蒙细雨,看不清这是仙境还是人间。沿着盘山公路绕着小河骑行,一路的绿、青山的雾。泡上一杯都匀毛尖茶,伴着一曲悠扬婉转的《古道茶香》,慢慢品一口茶汁,疲意瞬间散去,心情大为舒畅。与布依族茶农一起互动合影,学着他们的山歌,茶园深处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也知道都匀毛尖能有如此好的茶产业融合发展。

黔东南雷山县

沿着巴拉河,从雷山县城往朗德镇方向一路骑行。一路欢歌笑语,看到穿寨而过的溪流,风雨桥上的长桌宴正齐欢聚一堂,敬酒劝饮,早已沉醉,芦笙高歌,苗家姑娘跳起苗族的传统舞蹈,精美的银饰格外耀眼。次日,骑手雷公山是黔东南第一高峰苗岭的主峰,穿梭在连绵的青山中,沟壑纵横,云海变幻,宛如人间仙境。抵达山顶,收获登顶的满心的欢喜。骑手了解贵州十大名茶之一的雷山银球茶。大家纷纷品尝,时不时赞许到它汤色清透、茶香浓郁,鲜爽回甘。

遵义市湄潭县

骑行在湄潭县翠芽27度景区。空气中夹杂着山野与茶的清香味道,目之所及是云蒸霞蔚、满目葱茏,耳之所及是百鸟争鸣、嘤嘤成韵。沉醉在贵州这个“天然氧吧”。茶工业博物馆内,贵州省湄潭茶场制茶工厂依旧保持着原貌,原有车间的一切保存完好。从茶园开垦、种植,到茶叶摊放、揉捻、烘干等各种茶工业机具,伴着工作人员的细细讲解,似乎把大家带回了当年机械化制茶的场景。大家点头赞许贵州茶的发源,为贵州茶文化点赞。

为期5天的贵州古茶树寻根骑行之旅到这就落下帷幕了。贵州的美,也许看几万个字也没有站在那里吹一分钟的风来得真实。贵州的茶,穿越百万年,融入青山秀水的灵气,饱含茶人的努力与耕耘,值得一品再品。

山水一程、终有一别,云端骑行、感谢相遇,多彩贵州随时欢迎您再来。“世界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源在贵州”,要喝干净茶,请到贵州来。

本刊记者/林剑 本期编辑/张国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gJfY20BJleJMoPMfW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