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疆的记忆,是从《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开始的,歌里面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闪着金光的阿尔泰山、沙漠驼铃、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圣洁的雪莲花都让人心驰神往。作为一个南方人,对于新疆的记忆是遥远的,却又是亲近的。因为每年的夏天,来自新疆的哈密瓜、葡萄、提子、西瓜等水果都是市面上品质最好的,因此感觉新疆很神奇,虽然处于我国的大西北,但是却总能种出全国最好吃的水果。
上面提到的这些水果都是很大众化、全国知名的水果,其实在新疆还有一些小众水果,如果没有去过新疆,可能连它们的名字都没听过。比如黄色无花果和吊干杏。今天就说一下吊干杏,它又名“吊死干杏”,名字相当的奇葩。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呢?
因为这种杏的果肉少,核很大,如果摘下来吃新鲜的,会觉得肉少了不好吃。然而等它风干后,仿佛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下子变了,杏肉香浓,自然甜度高,而且砸开果核还有甜甜的杏仁可以吃。
我们市面上买到的杏子,是水果杏,果肉多,汁液饱满,核小,适合吃新鲜的,品种和新疆的吊干杏不一样。新疆的吊干杏大多生长的伊犁,属于野杏,杏的味道浓。据说这野杏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一带,特别能适应新疆的气候,在全国也算是独一份,只有新疆才能生长。很多人都去过新疆旅游,如果是在春天去的话,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野杏花,等这花落之后,就慢慢长出了杏。
每年的6月,吊干杏开始成熟。它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那就是成熟后不落。这点挺不可思议的,杏属于比较容易掉落的水果,一阵风雨过后,往往果园里遍地都是落杏。新疆的吊干杏为啥这么厉害呢?这还是和新疆独有气候分不开。众所周知,夏季的新疆可谓是“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昼夜温差极大。白天,干热的天气将杏烤得蔫蔫的,到了晚上,温差可以达到20度左右,低温刺激杏收缩,每天这么来回折腾,杏“只好”在树上风干了。
杏子成熟的季节,山坡上的杏树上满满的杏,当地形象地称之为“吊干杏”,也叫“树上干”。它的糖分比大部分的杏都高,可以达到24%左右。像我们平时吃的一些水果,苹果、橙子,如果糖度能达到17%,就已经很甜了,24%对于水果来说,是很高的一个值。吊干杏风干后的外形可以说是其貌不扬,甚至有点丑,这也属于它独有的特点:干硬如铁。外表丑,但是内心却很甜,入口杏香四溢,可以直接吃,口感好,也可以泡杏干茶,最后记得吃杏仁。
吊干杏原本是本地人自己吃的零食,后来随着名气增大,也逐渐扩大种植,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农产品,总会被大众认可。现在吊干杏属于极受追捧的农副产品,价格可以卖到三四十元一斤。
读者朋友们,你吃过这种吊干杏吗?欢迎留言交流,说说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