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印象”暖心的腊八粥

2019-12-23     耒阳生活圈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日”,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迎春活动的序幕。过腊八节,老家上架那边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这天,天一亮,母亲就为粥里的食材做准备,淘洗、浸泡粳米、糯米、红豆、绿豆、花生米、板栗、红枣、莲子等,忙得不亦乐乎。母亲先用铁锅盛半锅水放到火上烧开,然后放一小杯粳米和一小杯糯米煮几分钟,再放入红豆、绿豆、黑豆等。不一会儿,一缕白气从锅盖和锅沿缝隙中飘了出来,那种混合着米香、豆香、枣香的香味,闻一下都感到混身轻松。锅内的粥“咕嘟、咕嘟”地沸腾着,母亲不停地用铁勺搅动着,慢慢地粥香四溢,让人口水横流。

  大约半个小时,粥煮好了,出锅前母亲还会往里面放点白糖或红糖。用大碗盛上一碗腊八粥,只见浓稠的粥里面各种颜色的食材彼此随意地依偎在一起,和谐而安祥,一股股米香、豆香、枣香、花生、板栗香味混合在一起,舒坦着你的鼻腔,勾引着你的食欲。一碗腊八粥端在手里,看在眼里,都是满满的、沉甸甸的幸福感。吃上一口,又暖心又暖胃,不一刻工夫,我们便吃得满头大汗,别提有多舒坦。看着孩子们这副欲罢不能的吃相,母亲的眼里总是充满着浓浓的爱意与辛酸。此时,父亲总会跟我们讲一遍朱元璋和腊八粥的故事。

  传说当年朱元璋落难时在监牢里受苦,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找出大米、红豆、绿豆、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为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在我的家乡,粥是庄户人家的家常饭食。在我们小的时候,乡亲们早晚两餐都要熬上半锅粥,可以说,农家孩子都是喝粥长大的。

  寒冷的冬天,能够吃上母亲亲手制作的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幸福。腊八粥既可口,又有营养,容易消化吸收。它有和胃健脾、养生保健之功效。它体现了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更能表达人们祈盼五谷丰登的感情。

  “吃了腊八饭,赶紧把年办。”喝完了腊八粥,乡亲们便开始置办年货了。庆丰收、迎新春、贺太平。

  (文/谷彦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eGUNG8BMH2_cNUgq_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