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甘州融媒记者 陶逢明)在教育这片净土上,他辛勤耕耘19载,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用“扎根在农村,奉献在党寨”的情怀,把爱的阳光洒向农村教育事业,洒向他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起听听甘州英才奖项获得者马谞的故事。
在甘州区党寨镇中心学校的心理辅导室里,记者在马谞老师的带动下,也跟随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上,通过沙盘教学,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述说自己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马老师耐心、细致地同他们交流。同事说,课堂上的马老师就像个“大孩子”一样,跟学生打成一片。课后,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孩子,他都会积极地帮孩子们解决。
“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也一直是马谞老师在负责,留守儿童之家每学期都会搞很多活动,会给留守儿童过生日,买很多的生活用品,而且还有爱心社,他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也对孩子,尤其对学生非常尽职尽责,在上团辅课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融入到里面,和孩子们关系相处得非常好。”党寨镇中心学校艺体心教研组组长吕慧说道。
从2008年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开始,马老师便负责起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马老师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学习教育教工作的一个重点,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马老师积极探索和实践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并实施,用一堂堂优质的精品课为孩子们送去了温暖。
“从2008年开始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生的个体辅导、团体辅导,我们发现,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可以在团体课中得到解决,团体辅导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学生在团体沙游当中能够感受到团体的力量,从而改变自己,在团体辅导过程当中,在团体的帮助下,学生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想法,然后来改变自己。”党寨镇中心学校高级教师马谞说。
马谞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恪尽职守,努力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甘州区、张掖市的品牌,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标准化示范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现已积极参加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评审。他也因此一步步成长为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甘州名师。同时,多次承担甘州区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十百千”教师岗位能力提升主讲教师,2015年被甘州区教育局聘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员工作坊坊主,甘州区蒲公英导师。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不断去努力,首先是做好我们学校的本职工作,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把我的这份责任带动到全区当中,因为我的花寨镇中心学校的工作站,甘浚镇的二级工作站都陆续成立,在这个工作室成立的过程当中,带动更多乡村教师加入到心理健康工作团队中来,也通过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员带动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党寨镇中心学校高级教师马谞说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