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志愿军被称为“轻步兵的巅峰”,他们用最简陋的武器和一双铁脚板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把他们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其实这都是逼出来的,美军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火力点,我军却要付出数条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农业国家的悲哀。后来条件好了,我国根据长期以来的游击战模式开发了一款神器,不但在我军中广受欢迎,还畅销全球各国。
这款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这是一款非常简陋的武器,外观看起来就像几根钢管和铁棍临时焊接起来的,但它在50多年的服役历程中却屡创奇迹。该型武器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火箭炮的火力密度是同等规模野炮或山炮的8-10倍,而且机动性、隐蔽性非常好,打完即走,令敌方空军无所适从。
107火箭炮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缩小版。该炮全重613千克,一辆皮卡就能拉动,有12个炮管,最大射程8.5千米,5人即可操作,但一次齐射却相当于一个炮兵连的火力。另外,火箭炮依靠自身发动机飞行,没有后坐力,所以不需要复杂的反后座装置,不但重量大大减轻,操作和维修也十分容易,适合在丛林、山地、戈壁和沼泽等复杂地形作战。
如果107火箭炮仅有这些优势,那么也不会赢得中东武装的青睐。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快速拆分和结合,拆解后单个部件重不过30公斤,而且上不过颈、下不过臀、贴身性好,一个炮兵班就能背负,这种功能是我国设计师结合游击战特点专门设计的。单管火箭炮设计更为贴心,全重只有23公斤,加上火箭弹也只有40公斤,单人即可背负,打完就跑,令敌人抓狂不已。
更绝的是,107火箭炮非常皮实耐用,这也是根据游击战后勤条件差、不易保养维护设计的。必要时,107火箭炮不需要发射装置,放在土堆上,然后接上普通干电池就能发射;如果没有导线和干电池,拆开后盖点把火也能发射,可以说把游击战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很显然,火箭炮是一种重武器,但107火箭炮把它变成了轻武器。试想一下,一支军队遭到了8公里的重火力打击,当他们反应过来时袭击者已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地炮弹皮,该是有多么抓狂。
美军在中东地区就遇到了这种困境,频频遭到107火箭炮的袭击,但又抓不到人。为此,美军装备了造价昂贵的反迫击炮雷达,这种雷达能根据弹道判断出敌人位置,然后迅速发起反击。然而火箭炮的目标实在太小了,而雷达的探测距离在超过5公里后精准度就会大幅下降,因此始终无法杜绝107火箭炮的袭击。就是这种简陋的武器,把装备精良的美军打得找不着北,可以说是我国性比价比最高、最成功的出口武器了。如果游击界有神器,那一定是107火箭炮,这种武器恐怕只有最精通游击战的国家才能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