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祖峰!《六欲天》入围七大国际电影节

2019-10-11   谷天娱乐

国庆长假刚刚过去,假期内不仅出游人次再创新高,在“三驾马车”的助力下电影票房也成功破档期纪录,截止目前已高达53亿。

三部主旋律电影的成功无疑宣示了主流价值的牢不可破,也再一次证明了我国电影将美好现实投射在银幕上的生生活力。

三部长片完美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代精神,做到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三性统一,但在国际上,中国电影可以说还一直处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阶段。

我国电影票房冠军《战狼2》北美上映仅获106万美元票房;火爆一夏、且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的“小魔丸”《哪吒之魔童降世》北美票房报收369万美元;张艺谋领衔制作、欧美巨星加盟的纯商业制作《长城》北美累计票房也止步5000万美元关口。


其实不止商业大片,我国电影自第五代走出国门开始,在海外也一直饱受争议。


80年代,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最早代表新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姜文极具男性荷尔蒙的呐喊连同高粱地顶着的一抹红日,呼应了那个年代国人于压抑中寻求出路的心声。

可并无此生命体验的西方观众也看嗨了,荤腥段子代替了欧美影视里缺乏新意的黄种人形象,构成他们关于遥远东方的最新想象。


此后,他们便津津乐道地在无数中国“乡土”电影中寻找着隐秘东方的野蛮景象。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孩子王》、《黄土地》,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秋菊打官司》等都是此类猜谜游戏的绝佳样本。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我国的电影似乎也已从“乡土”中挣脱。

在国外频频获奖的国产电影不再像第五代那样单纯地聚焦“前现代”的生活状态,而是以成熟的类型面貌示人(如《白日焰火》),或者聚焦于时代记忆(《地久天长》),那个落后、愚昧,充满抗争和野性的东方已少在大银幕出现。

而祖峰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六欲天》或许是其中最新一部。

通过它,我们或许能窥见当代中国电影的别样样貌。


电影目前虽还未上映,但今天官方微博宣布入围了包括戛纳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开罗国际电影节等七大国际电影节。

除了5月举办的戛纳电影节,和正在进行中的平遥国际电影展,还有5大国际电影节。

小谷这就为大家一一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1

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单元


它作为非洲最大的电影节之一,每年于埃及开罗举办的开罗国际电影节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

电影节以发展世界电影事业,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经验交流为宗旨。

自第二届影节开始,我国便向开罗选送优秀影片,《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二泉映月》、《三个和尚》等经典国产电影都曾在迎接上亮相。

此外,我国著名影人张艺谋、贾樟柯、冯小刚等人也曾获颁开罗国际电影节各项荣誉。

2

比利时根特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2014年,比利时根特电影节曾在我国举办推广活动,重点推广电影《盟军夺宝队》。

这部影片虽是纯正的美国班底,但却援引了欧洲艺术的诸多杰作,包括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圣母与圣子》和根特的祭坛画《神秘的羔羊》等。

讲述现代社会人性情感的电影《六欲天》此次能入围影节“竞赛”单元,无疑说明主办方对影片所具有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充分肯定。

3

伦敦东亚电影节竞赛单元


伦敦东亚电影节经历了数年发展,如今已经变成伦敦乃至英国重要的亚洲文化活动。

这不仅令更多影迷有机会观赏来自亚洲的优秀电影,更促进了亚洲电影在英国乃至欧洲的影响力。


去年,伦敦东亚电影节的主题是关注亚洲电影的未来,组织了一系列亚洲电影人的对话及会面,同时呈现更多亚洲新生导演的作品。

正如电影节主席HyejungJeon说,“伦敦东亚电影节不仅乐于为年轻导演提供平台,将他们的作品传递给更多观众。同时,我们意在通过向人们展示亚洲影像,建立起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促进亚洲电影的繁荣。”


今年暑期,华语电影《幸福路上》、《捉妖记2》、《花样年华》、《如珠如宝》等共同亮相伦敦东亚电影节露天电影展。

而此次影展期间,《六欲天》将联同《南方车站的聚会》、《灼人秘密》、《幸福城市》、《气球》等华语影片带英国观众走进东方世界。

4

瑞士日内瓦国际电影节


日内瓦电影节如今已走过25个年头。

这个影节虽然远在瑞士,但它与中国电影的距离却一直很近。

去年,日内瓦电影节艺术总监还将“最佳荣誉奖”颁发给了彼得·格林纳威,这一奖项相当于“终身成就奖”,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做出杰出贡献的影人。

与此同时,影节评审主席、来自西非马里的导演苏莱曼·西塞在颁奖礼上还特别提到了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六欲天》与本届日内瓦电影节也颇有渊源,电影将于11月1日在国内公映,日内瓦电影节也将在同期举行。

5

美国圣地亚哥亚洲电影节


美国圣地亚哥国际电影节创立于2003年,其评委中有70%是来自好莱坞的专业影评人,还包括20%的非专业人士和10%的大众评委。

电影节致力于将各国优秀文化和电影引介给更广阔的的观影人群和世界舞台,目前已成功举办多届。


在小谷看来,与第五代、第六代甚至一些新近的中国“乡土”电影相比,《六欲天》并不具备自我物化的东方视点,它完全是现代的,有“生命感”的电影作品。

它同样着眼于人的孤独,没有复杂的前史和社会勾连,而是削繁从简,将人的情感从复杂的戏剧结构、社会背景之中剥离,把情感线索描画得鞭辟入里。


此次入围七大国际性电影节,无疑是对电影《六欲天》的肯定,也期待中国电影新的创作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