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最大的黑点:3次“死不得”,究竟是情有可原还是虚伪透顶?

2020-07-06   卫星说娱乐

原标题:袭人最大的黑点:3次“死不得”,究竟是情有可原还是虚伪透顶?

我很心疼《红楼梦》里的袭人,尽管对她有好感的人不多。

宝玉参加科举考试散场后走失了,袭人心里明白他是故意,回不来了。是一个细节给了她这个判断:宝玉拿了玉要还给上门讨玉的疯和尚,被袭人死死抱住。宝玉本是个“暖男”,一气之下竟用力地地推搡袭人,使劲地掰袭人的手,没有了往日的一点情意。袭人再细想宝玉对宝钗的态度,她知道宝玉这是“悟道”了。

宝玉甩一甩衣袖,不带走半点云彩潇洒地回青埂峰去了,留给了以他为中心的一家人难以接受的痛苦。这些家人中,内心最为凄苦的是袭人。宝钗有“宝二奶奶”的身份,肚子里还有一个小宝玉,大不了过上李纨般的日子。而袭人一下子什么都没了。她深深爱着的、全身心依附的宝玉没了;她没有名分的“姨娘”身份也随之没了,所以她在王夫人和众人面前,痛哭得难以自持。

袭人原本姓花名珍珠,是贾母的丫头。贾母疼孙子,把自己得力的丫头送了两个给宝玉:除了珍珠,还有晴雯。宝玉因为她姓花,便以陆游“花气袭人知昼暖”的诗句给她重新起名为“袭人”。

袭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安分。她心地笃实,办事认真,跟着贾母,满心满意都是家母;后来跟了宝玉,尽心尽力,加上又有了“亲密关系”,更是满心满意全是宝玉。《红楼梦》里唯一明写跟宝玉婚前有过关系的,只有袭人一个。宝玉素喜袭人“柔媚姣俏”,遂在“梦游太虚”之后,把“童真”给了袭人。后来的日子里,袭人不是宝玉的思想知己,却是最了解宝玉性情的人。

没有名分的袭人实在是不好在大观园呆下去了,她想到了死。可是认真想想死不得:贾家对她不错,王夫人从自己的月例中拿出二两银子,给她涨了工资,这是姨娘级别的工资待遇,意味着未来要成为宝玉的妾,也意味着袭人要从下人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主人的身份了。虽然宝玉走了,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但是若是在这里死了呢,会给贾家添麻烦,那就回家再死吧!

于是“袭人怀着必死的心肠”跟着跟着哥哥嫂子回到家里。想想“哥哥办事不错,若是死在哥哥家里,岂不又害了哥哥”。袭人千思万想,左右为难,真是一缕柔肠,几乎牵断,只得忍了。

袭人本不是泼人,委委屈屈上轿嫁人,心里想着到婆家再作打算。岂知过了门,丫头仆妇都叫奶奶。蒋玉菡又温柔待她,袭人觉得此时欲要死在这里,又恐害了人家,辜负了一番好意。后来看到宝玉的汗巾在蒋玉菡身上,才知道自己嫁的是宝玉的好朋友,遂安心过日子。

袭人的三次“死不得”让本来就不喜欢她的人反感:若是真的想死难道还有人拦的住吗?既然那样的爱宝玉,怎么可以又嫁了蒋玉菡呢?她最后的选择,是情有可原还是虚伪透顶?

可是我们为什么非要把袭人逼成“烈女”呢?她害过谁吗?有人怀疑是袭人告状导致晴雯被逐,就连宝玉也曾有过这样的猜疑,但这是没有证据的。晴雯的死,是与她的刚烈的性格有直接关系的。袭人多次容忍她,更没有必要害她。维持袭人不死的是善念,是处处替别人着想的善良。她不忍因为自己的死伤害到别人,这是她想一想死不得的原因。

她也不舍,舍不得人间的温暖。在冰冷的死面前,她选择了活着。对于她来说,活着比死更难,因为宝玉一直在她心里。唯一让她释怀的,就是把蒋玉菡当作宝玉来侍候,但是我想她是不会当作宝玉来爱的。袭人最令人疼爱的正是这一点。

袭人是个真诚的女子,她懂得生命的意义,她知道自己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