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为何疏远宋江,跟鲁智深形影不离?宋徽宗用10个字,完美解释

2020-08-13   卫星说娱乐

原标题:武松为何疏远宋江,跟鲁智深形影不离?宋徽宗用10个字,完美解释

其实,人跟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以至于许多人都迷惑不已。昨儿还称兄道弟,呼喊着彼此两肋插刀呢,可咋一晚上过后,就形同陌路了?对这个问题,宋江也是纠结不已。

翻遍《水浒传》,宋江唯有对武松的投入是最多,且不计成本的。咱就不说,在柴进府如何了,只说宋江和武松在孔家庄再次相遇,直至分离后,宋江在去往清风寨时,是“于路只忆武行者”。

能让宋江如此掏心掏肺,仅武松一人!可惜宋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武松自这次跟宋江分别后就去了二龙山。

当宋江率领梁山好汉威震江湖,搞出那么大的动静,连鲁智深都嚷:宋江大名我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可再看武松,身为宋江的结义兄弟,竟装聋作哑一般,根本不提二龙山加盟梁山,最后还是杨志率先提出的。

由此,二龙山加盟了梁山,武松终于跟宋江相会在梁山。哪料从此在梁山上,武松却疏远了宋江,仿佛之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只跟鲁智深形影不离。

那么武松和宋江,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形成了这种模样?

其一:真伪难辨

武松是《水浒传》中,活得很率真的好汉。别管你是谁,只要我武松认为你错了,那对不起了,轻则口头反对,重则就直接动拳头了。

武松的这种性格,自始至终一直就没变过,这点跟鲁智深是非常一致的。故而,武松和鲁智深,堪称是梁山108将中,活得最真我的好汉。

反观宋江,这就发生问题了,他是真伪难辨!比如对武松是掏心掏肺吗?貌似如此,可却又带着强烈的“控制欲”。比如,离开孔家庄跟武松分手时,宋江是这样说的:“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结果最终在梁山上,宋江要投降,武松直接翻脸!

所以宋江就是一位“大伪似真”的人,跟武松的率真互相排斥。正是他的这句话,让武松醒悟了过来,当时是“武行者听了,酒店上饮了数杯,还了酒钱”,是根本没有一点回应。

哪怕宋江继续唠叨:“兄弟,休忘了我的言语,少戒酒性。保重,保重!”武松也是不回一言,“自来二龙山投鲁智深、杨志入伙了”。显然,若非之前武松跟宋江有结义关系,如今两人又要分离,以武松那性格,当时就敢翻脸挥拳头。于是这才一声不吭,用沉默鄙视宋江!

所以上了梁山后,武松疏远宋江,亲近鲁智深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他跟宋江是真和伪互相排斥。

其二:忠义无双

对《水浒传》中的宋徽宗,许多人都存在误解,认为他糊涂透顶,一直被高俅、蔡京等人摆布和蒙蔽。但实则只要细看水浒就能发现,宋徽宗才是真正的水浒“操盘手”,而高俅等人无非他的“打手”罢了。

比如,是谁敢无视柴进祖传的“免死铁券丹书”,差点整死柴进?正是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可宋徽宗非但没追及这桩,让皇家信誉扫地的事,反而继续信任和重用高俅。那么为何要整死柴进?

只因柴进专一结交好汉,甚至都已经把势力自遥远的沧州,延伸到了汴梁的禁军之中。不是林冲都说了:“我在东京教军时,常常听得军中人传说柴大官人名字,却原来在这里。

还比如,高俅等人以宋徽宗接见或赐御酒为幌子,最后把宋江和卢俊义给毒死了,也是这样。显然这一切的发生,若无宋徽宗的默许,哪个臣子敢玩这种“欺君手段”?这是找死!

因此对梁山108将中,有影响力的好汉,宋徽宗照样看得非常真切。除了默许整治“闹得不像样”的柴进,最后毒死宋江、卢俊义外,宋徽宗对武松和鲁智深,却相当认可。

在宋江灭掉方腊回京复命时,当宋徽宗得知,鲁智深圆寂后,他当即追封鲁智深为“义烈昭暨禅师”。得知武松断臂在六和寺出家后,也是感慨非常,封武松为“清忠祖师”。

一个是“义烈昭暨禅师”,一个是“清忠祖师”,这10个字中,最关键的是两个字,鲁智深的“”和武松的“”。这其实等于告知天下,梁山108将中,唯有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人,才真正担当起了“忠义”的代表!

而至于宋江?你就少来吧,虽把“聚义堂”改为了“忠义堂”,却根本不配“忠义”两字,所以飞鸟尽良弓藏,最后毒死你拉倒!

所以宋徽宗仅用10个字,完美解释了为何武松会疏远宋江,只跟鲁智深形影不离——只因武松跟鲁智深,是 “忠义无双”的“水浒双雄”,自然两人是形影不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