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届年轻人精致,愿意花一半薪水付房租,只为追求品质生活;挤地铁公交上班,高档场所网红店打卡个不停;没攒到什么钱,说走就走的旅行年年照样安排。
生活中大手大脚,但在几个问题上,他们顿时化身葛朗台,比如邮费,比如配送费。
1
包邮,是当代年轻人购物的心理底线。
就比如买一件衣服,我们能接受100元包邮,但绝对无法忍受原价80元再加20元邮费。
虽然最终金额相同,但买80元东西和买100元东西,这感觉完全不一样!
对于这种神秘的逻辑,网友解释如下:
“不知道为啥,要我付邮费感觉亏了几百万的感觉。”
“包邮的就跟不要钱似的。”
“一千块的衣服可以买,十块邮费?骚瑞,我穷哈。”
因此,小e诚恳向商家提议:宁可你暗搓搓提价,也务必要包邮!
毕竟你们离获得这些潜在顾客,只有一个8块钱邮费的距离了……
2
包配送费,则是当代年轻人点外卖的心理底线。
虽然配送费可能出门搭趟地铁都不够,但是当这笔费用体现在外卖当中,就变得影响卓著了起来。
“就像点外卖,五十块钱一份饭买买买,一看配送费4块钱,算了!”
“我能接受外卖40,不能接受配送费超过3块钱。”
“表面背了个lv,背地里点外卖精确到分。”
再拿小e自己来说,比如同样消费25元一餐,宁可在免配送费的店多点碟泡菜,也不愿意买20元的食物加5元配送费。为了凑满减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多花钱都无妨,但满减一定要安排得明明白白!
除了邮费、配送费以外,年轻人们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价值尺度。
“1000元的化妆品说买就买,12块钱的会员必须借。”
“坐公交/骑单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坐绿皮火车去追星。”
“打折的时候钱花出去了,等于换成等价商品加上优惠的钱,等于我赚了!”
“没到优惠门槛,乱凑也得到门槛!必须满!”
小e认为,这就是当代精致且抠门的年轻人心声:不省下这几块钱,怎么花一两千呢!
他们看似大手大脚,但在某些小细节上又精打细算,并不是说这种生活习惯就好,而是总比压根不省钱要好吧,摊手。
3
很显然的是,精致穷的年轻人非常多。
他们不确定啥时候结婚,买房买车目标太远大干脆忽略,于是奉享受生活为圭臬,每月乖乖将工资上交给各项花费。消费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货币这种物质符号,也承担了更多的彰显自我的意义。
与此同时,精打细算的年轻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就比如最近很火的豆瓣抠组,中性笔墨水用完了,想办法自己灌墨;花30元买火锅食材,第二三顿都就着汤底泡面吃;脱鞋穿裂了,缝起来还能穿三五年;毛巾用久坏了,剪成两半,好的一半擦脸,坏的擦脚……
消费主义是一门很玄的学问。如果整个社会进入低欲望时代,势必会对经济发展起滞后作用;如果所有人都宣扬消费至上,膨胀的物欲也必定带来许多潜藏的威胁。
再于我们个人而言,合理的消费才是抵御风险、维护稳定的生活的途径,虽然有一句话叫“今天不花钱,明天死了怎么办”,但是也有一句话叫“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更先来”。
总之2020年,小e希望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努力工作赚钱,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