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万的花盆屡屡打破拍卖纪录,他是当之无愧的泥绘大神

2019-09-07     紫砂壶记

泥绘装饰,流行于十七世纪晚期(清雍正年间),即用紫砂泥化为泥浆,利用壶胎的吸附能力进行堆雕绘刻,薄厚可控。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当之无愧的泥绘大神,他创造了泥绘技艺,他的作品也屡屡创出拍卖纪录。



杨季初制 山水风景紫砂茶叶罐


杨季初,江苏宜兴人,活跃于雍正至乾隆(1723-1795)年间,关于他的史料几乎空白。

清人唐仲冕于《重刊荆溪县志》(清光绪刻本)卷四中记:【杨季初,菱花壶甚工,与陈汉文同时。】

寥寥几言,我们仅可知道杨季初与清代著名壶艺家陈汉文齐名,擅长制作菱花壶。



杨季初制 彩泥绘山水渔舟通景笔筒

虽史料有限,但作品就是一个人才华与气质的体现,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传世作品来了解这位奇才。



杨季初制 段泥堆彩泥绘赏荷观景图

目前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均藏有杨季初的泥绘笔筒作品。拍卖会上上,他的作品也屡屡打破记录。

下面,谨精选几款杨季初的代表作和大家一起欣赏,穿过历史的雾霭感受泥绘大神的风采。

描金堆绘打枣图大笔筒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黄色砂泥。口沿髹黑漆描金彩回纹边饰,底髹黑漆。附描金红漆座,云头形三足。



杨季初制 描金堆绘打枣图大笔筒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外壁堆绘打枣图。枝叶繁茂的枣树枝干粗壮,硕果累累,枣子已经鲜红熟透。一持长竿的老翁正哄着小孙孙打枣玩耍。

老翁着深色衣衫,与小童的粉衫对比鲜明。小童的表情顽皮可爱,老翁深受感染。远景为坡地、树木,画面具有辽阔感。

初雪江待渡图笔海


泥色深褐。运用泥绘与浅雕工艺作装饰,将文人画的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底钤篆书阳文“杨季初”方印。



杨季初制 初雪江待渡图笔海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腹部以白泥绘雪景:江畔柳枝枯茧,茅亭雪装,一老人持伞停立岸边,挽腿束衣,似正待渡江。江中一叶小舟迎面划来,船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对岸山、树、茅屋全被白雪笼罩,一片银白。

五彩堆泥绘花盆


在2017年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上。杨季初的【五彩堆泥绘花盆 】,加上佣金共拍出了977.5万元人民币的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最贵的紫砂花盆。


杨季初制 五彩堆泥绘花盆


杨季初泥绘技艺卓越,设色典雅,清灵妍秀,布局匀称,运笔自然,常随主题堆绘出三维效果,深具艺术涵养,断非寻常紫砂泥绘壶能及。

月下独酌紫砂笔筒


在2013年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八周年春拍上这件紫砂笔筒以586.5万元人民币成交,是迄今为止拍出最高价格的紫砂笔筒。


杨季初制 月下独酌紫砂笔筒

段泥胎身,外壁以彩色泥浆堆绘【月下独酌图】,采用堆、塑、抹、捺、染,的技法,以泥造境,以境传神,创造出画面质感。



质感细节

诗仙李白醉态可掬,斜倚树侧,诗眼迷蒙地举杯邀月,穿过右上方的松枝,隐约可见夜云之间,明月如钩。

以上四款,皆是传世精品。泥绘之美,贵在得体协调,历经岁月的洗礼,更加凸显杨季初的高超技艺,今人仍望其项背。

感谢阅读,请点击关注,每天持续更新紫砂内容,买壶询价请点击我的头像在我的简介里添加我的vx。添加vx便可免费领取粉丝大礼包一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5IKFW0BJleJMoPMjGU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