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家庭岗:“怕,也不怕”

2020-02-13   保山日报网

对隆阳区板桥镇于柴河村党支部书记蒋德先来说,2020年的元宵节将会是他永远难忘的一个元宵节。因为疫情防控检测安排,他和儿子蒋兴双各自驻守在进村路口的两头,头顶一轮圆月,做一条路上的守护者,算是他们父子两个人的“别样”团圆。

而像蒋德先一家一样上阵的父子兵、母子兵、夫妻档在板桥镇还有30、40家。丈夫守卡、妻子送饭,父亲守卡,儿子消毒...许多村里都有这样的家庭并肩在“战疫”的第一线。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身份,却在防疫这场阻击战里有了一样义无反顾的选择,我要上,我也去。

“我87年就入党,又是小组长,当然要站出来”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李凤茹很坚定地说。李凤茹守的劝返点位于马王社区立煌营,是通往村里及邻近郭里村的主道路重要卡点,平时人流量达数千人。谈及每天长达13个小时的坚守,已经68岁的她毫不在意“我身体好的很”。倒是她的小孙女于娟很担心,“奶奶年纪大了,我想替她来的,但她说我是积极分子,没有替不替的,都要上”。“什么是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就是组织在考察你,现在国家有难需要你,你就要经得起考察”李凤茹说。除了孙女,李凤茹的兄弟、女儿、女婿全部都安排进了卡点轮流值班,“自从村里设起了劝导站,我们家就没完整的坐在一起吃过饭”。李凤茹的女儿笑着说,“我们一家三代,代代有党员,光荣”。

对于李凤钦、赵阿定夫妇来说,背着药箱走街串巷消毒是最近一段时间的“健身”项目。1月28日,得知村里要定期进行消毒后,担任保洁员的赵阿定主动找到沙登村党总支部要求做消毒员,“村里的路我天天扫,哪里容易积水、哪里是死角我最熟悉”赵阿定说,为了能加快喷洒速度,赵阿定还叫上了丈夫,与村里其他两名志愿者,各自划区域进行喷洒。从主干道、小巷、沟渠到公共场所,夫妻两人每天要花5个小时要走3公里进行消毒,“消毒水喷到人家家门口,大家才放心”。赵阿定说。

“怕啊,但也不怕”是这些家庭岗被问到是否有担心时,回答最多的答案。这些疫情下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庭,以父母为榜样、以夫妻守望、以祖孙接力,诠释着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商睿)(责编 胡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