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隆阳区芒宽乡为积极响应打造“绿色食品牌”,适应市场需求,2013年引进保山市伟农农牧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通过企业带动,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本地群众增收致富。
走进养殖场,在消毒间消毒后,眼前只见成群的肉牛圈养在标准化的牛舍里,牛场饲养人员正开着自动化投料车给牛喂料。牛场负责人王兴海介绍:“我们公司拥有标准化肉牛育肥舍、饲草料仓库、大型青贮窖、防疫消毒及粪污处理设施、生活办公用房等配套设施等,是云南西南地区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存栏最多的大型肉牛养殖企业。我们采用“公司+联合社+分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打造保山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首创了保山“712”免费寄养模式,即能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又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伟农公司的入驻,在西亚社区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270多户建档立卡脱贫致富。西亚社区村委会,通过入股38万元给伟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可获得5.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周边的群众既可以到牛场务工,又可以种饲草卖给牛场增加收入。王兴海说,现在我们存栏有1043头牛,年出栏1900余头,公司仅有300亩饲草基地,饲草远远不够,每年都需要大量采购饲草,2019年采购了6800吨,惠及了300多农户,如果按照平均350元/吨的饲草收购价计算的话,每年可增加本地群众增收238万元。除此之外,我们公司的饲草基地和牛场饲养也长期需要务工人员,每年需要务工人员3300多人次,可增加本地群众就近务工收入40万元左右。”合作社还免费为本地养牛大户提供饲养技术销售渠道等服务。
西亚社区金勐小组赵国平说:“现在孩子还在上学,又不能到外省务工,在家发展养殖是最好的选择,我家养牛好多年了,遇到养牛方面的难题,我都会咨询伟农公司,公司传授了很多饲养技术和销售服务。现在,每年也能卖上一两头牛,增加了我们家的收入。”
据了解,伟农合作社育肥牛95%以上销售到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且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已有5个养殖基地,辐射带动了芒宽周边乡镇及怒江洲部分乡镇群众。合作社获得了“保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市区两级优秀示范合作社”等荣誉。
今后,芒宽乡将大力宣传肉牛养殖政策和肉牛寄养模式,树立芒宽“绿色生态肉牛养殖”品牌,逐步实现肉牛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群众走上一条增收致富路。(杨燕 陶晓昀)
(责编 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