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不放弃,中国国产大飞机就能打波音空客?背后原因不简单

2021-03-29     战争史

原标题:20年前不放弃,中国国产大飞机就能打波音空客?背后原因不简单

作者:毅文团队阿喀琉斯,无授权禁转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取得圆满首飞。这架国产大飞机从2006年2月9日被列入国家16个重点科技专项之一,历经11年的开发,航空技术人员克服无数困难。才得以完成。标志着我国的民用航空业取得重大进步。

同时C-919背后的航空制造业将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拿航空巨头波音和空客公司举例,平均每年波音和空客名下的工厂所收到的全球订单就超过了7千架,平均每架飞机1.5亿美金,也就是说这些航空巨头垄断的是千亿万亿美元的巨大蛋糕。

如果中国能够靠国产大飞机打开国际市场,对波音和空客进行挑战,如果足够顺利未来数十年,我国将利用民航制造业塑造一个几万亿的产业链,将极大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同时民用航空的蓬勃发展也会给军用航空带来技术便利。

但是每提到C-919客机就总绕不开38年前我国的运-10客机项目。网络上很多声音都认为运-10无论是起飞重量还是航程都远超C919,如果不是运10项目中途下马,我国民用航空技术的发展很可能将提早几十年。这么听起来确实很惋惜,但事实却真的是这样吗?

运-10最大起飞重量为110吨,而C-919最大起飞重量仅为77吨。它的最大航程可以达到8300公里,C-919最大航程只有5555公里,但是这仅仅是体量上的优势

首先的问题是运-10先进吗,其实根据资料来看并不先进。

因为运-10最开始是仿照苏联轰炸机基础上研制客机的经验,以轰6的基础上改进,而不是重新设计。

但其中要指出的是,在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在新疆着陆时损坏。我国技术已经通过去解析残骸。三个月的时间对波音707的主要数据都有了了解。这些技术对运-10的研发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10采用机翼下吊装4台国产发动机的布局

从1970年8月国家下达运-10研制任务,到1980年9月26日运-10基本试飞成功,这磕磕碰碰数十年时间设计出的成果,其实并不令人满意。

为了研制运-10,我国技术人员分析了一架美国波音707飞机和欧洲的三叉戟和苏联的图104,其结果是运-10的翼型最终采用的是英国的三叉戟尖峰翼型,而发动机的安装布局则借鉴了美国波音707的翼吊式,当时内部设计基本上我国自主研发。

由于缺乏设计经验,飞机的大量试验工作没有进行,机身结构存在研制时的设计问题,仪表可靠性方面不完善,同一时期国产的涡轮-8发动机研制进展也极不顺利。

如果从纸面数据看,运-10在5吨商载情况下运输可飞8300千米,这个数据连对标研制的波音-707都赶不上,更何况这款机型别人都已经停产十年了,所以运-10无论从哪里来看都比不上稳扎稳打研制的C919。

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急缺军用大型飞机作为预警机,1983年我国利用运-10为基础制作出了预警机模型,并进行了风洞测试。

其次民航飞机不是军用飞机,造出来的飞机要有人买,有人用,创造盈利才算成功。运-10这种技术极度落后的飞机,如果放在市场上肯定是打不过同类飞机的。因为按时间来算时,运-10整个项目完成极有可能会到80年代后期。但等到那个时候,它已经落后了,中国最需要的是波音737这种级别的客机,经济性要好,能快速适应国内民航市场的发展。

也就是说我国花费大量精力资金的运-10刚刚到起跑线上,别人已经跑完一圈了。用十年时间研制一个落后产品这对当时中国脆弱的中国民航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并不用为运-10研制失败而感到惋惜。

运-10的失败,可以说是因为国家是以战略目标来研发一款经济民用产品,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加上我国本身航空技术落后,失败是很正常的,但运-10的研制意义并不能否定。如果没有它就无法拟定国家适航标准的资料,我国也不可能顺利创建中国家民航空标准体系。

但是也并非很多网络上所说有了运-10中国民用航空业就提早起步数十年,因为以当时中国的航空技术来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东西尤其是科技技术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稳扎稳打才可以成功。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3amhXgB9EJ7ZLmJIA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