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公司收入高税负重还在“怕”税务筹划?再不开始,就晚了

2019-08-01     纳税筹划小蒋

还在烧钱的公司。

大部分初创公司,其实都处在烧钱状态。因为,处在持续亏损阶段的公司不需要交税,所以,很多处在初创阶段的创业者,经常会说“我的公司不需要税务筹划”。如果你以为不需要交税就不需要税务筹划,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为什么呢?因为,公司亏损只是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收入层面的流转税却和盈利不盈利没关系,而且,增值税也有筹划的空间。还有,公司即便现在还在烧钱,未来也要做好盈利准备的规划,提前埋好伏笔,未来才会产生好的回报。所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嘛。

那么,对于还在烧钱的公司,到底该怎么做税务筹划呢?

有两种比较常用的做法。

第一种叫,可以资产化的类目不要费用化。

很多创业公司为了省力,都会把买来的资产直接在当期费用化,这种做法存在两种潜在的不利后果:

1、早期费用化的亏损无法在日后进行亏损抵扣,也就是说,当你的企业后期实现盈利了,你也没办法抵扣那个时候产生的所得税,这就意味着会占用你的现金流。

在我国的税法下,亏损抵扣是有时效的,一般超过五年的亏损就不能在税前抵扣了。所以,在对利润没有追求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税差,合理利用亏损,把亏损延期到可以降低未来的潜在税赋。这才是合理的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公司有长期规划,在达到符合资产化的情况下,把相关项目资产化可以增加公司的净资产,同时也增加公司当期的净利润,那是不是到最后反而需要多缴纳企业所得税呢?

并不是,因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可以在使用年限摊销,这些折旧与摊销可以作为未来摊销年限的管理费,降低未来使用年限的所得税。这样做可以使公司利润走的更加平稳。

第二种方法叫,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税率大概差了一倍。所以,如果“你的下游不需要开具增值税一般发票”或者“没有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那你就可以考虑做小规模纳税人。

拿新型服务业务来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为3%,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6%,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各种附加税的影响,综合税差在3.5%左右。如果你符合成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但你没做,那这3.5%的税差,就算是你自己亏了,多可惜。

说完烧钱的公司怎么做税务筹划,我们再来看看已经实现盈利的公司该怎么做税务筹划。

对于已经实现盈利的公司来说,可以用下面4种方法做税务筹划:

第一种,利用好小微企业政策。

你应该知道,所得税的普通税率是25%。但国家对一些小型并且微利的公司,会按20%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具体规定是,从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聪明人听到这肯定已经拿出计算器在算究竟能省下多少钱了,你不妨也算算。

第二种,双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第三种,合理利用公司架构搭建。

合理的利用公司架构和境内境外关联方交易,把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纳税地,是一种更高级的玩法。比如苹果公司,就在爱尔兰建立了一个子公司,公司的税前收人为380亿美元,但缴纳的税款只有2100万美元,税负仅为0.06%。真实便宜占大了。如果你的公司也有资源可以这么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不妨试试。

最后一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互联网公司早期的支出多在团队,研发人员的工资、机器的折旧、产品外包的费用都i可以1.5倍进行费用抵扣,但有大约九成的团队都没有提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申请,问问公司的财务,你的公司在不在这九成里呢?

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后,可以省多少钱呢?举个例子,假设有个A轮公司,技术团队有10个人,平均薪水一年12万,一年支出就是120万,0.5倍意味着可以多抵扣60万的费用,再乘以25%的税率就是15万,相当于节省出了一个技术一年的薪水,不申请是不是挺亏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gNmWmwBUcHTFCnfUW7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