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皓月
前段时间的“天问一号”和“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升空的画面,还印在大家的脑海中,毅力号也是今年第三个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了,之前还有“土豪”国的阿联酋也发射了一颗希望号。而就在这些火星探测器纷纷升空的同时,一向高调夸耀自己航天工业的印度,却迟迟没有动静。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印度还没有进行一次航天发射任务。这难免让人产生了疑惑,难道印度这是在为年底的发射任务“憋大招”吗?
印度一向高调称自己是一个航天大国,并且在航天成就上,经常拿自己和美俄两大国对比。之前就搞了一个104星的发射记录,一次性就发射了104颗卫星。当时在国内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国内上下一片欢喜,认为印度真的一跃成为航天大国了。不过谁都知道,发射的这104颗卫星质量都很差,都是一些体积小’、重量轻的卫星,作用并不大,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而在天问一号发射之后,印度人还称是抄袭自己的火星探测器,原因是他们探索火星的时间要比中国早。
的确,印度早在2014年就进行了火星发射任务,从时间上来看,确实比我们早了不少,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印度当时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重量仅仅只有15千克,而且技术水平也相对比较落后,只能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跟天问一号比起来可是差了不少。而且自从2014年过后,印度直到现在也没有进行过火星发射任务,其中的原因也是令人难以捉摸。不过有俄专家分析认为,印度如此反常的举动,暴露了自身的一个弱点,那就是航天工业水平落后。为何专家要这么说呢?
因为印度的航天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着国外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印度的航天队伍中,存在着不少的国外技术人员,印度每年也会为这些人支付大量的资金。除此之外,一些航天器材要用到的材料也都是靠美俄两国提供的。而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外的专家都不能及时返回到印度,所以印度的航天发射任务也就不能正常进行了。这也是印度航天在今年迟迟没有动静的主要原因。按照以往的惯例,印度每年都会进行多次航天发射任务,今年因为缺乏核心人员,要停止一段时间了。
纵观印度的工业整体,其实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不仅在航空工业方面,在军工方面也同样难以发展。这么多年都没能搞出来一件像样的装备,反而像阿琼坦克、光辉战机这样的“神器”却造出来不少。即便是花了很多钱,从国外购买了大量的先进装备,对于自身军工业的发展也没能起到一点帮助。反而让自己的军工发展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此下去,受到损失的只能是印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