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峰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一直都是制约中国航空业发展的一个短板。中国当然有各种型号类型的发动机,可能性能上还不够优秀,但是我们起步毕竟晚了,吃亏就吃亏在航空工业底子薄弱上。不过如今我国正在研发的涡扇15、涡扇20以及涡扇19等航发,乐观估计涡扇-19能达到美国F414和EJ200的水平,将成为我国中型四代机的发动机,涡扇19将是我国超越美国航发的关键。
涡扇-19
涡扇-19来说,其公开消息非常稀少,比涡扇15还神秘,更不用说具体性能参数以及本身照片了。作为我国中型四代机的目标动力,现在网络上对于涡扇-19充斥着非常乐观的言论,最大推力预估为12吨,推重比11以上,装机对象是歼31,枭龙等中型机。这个数据对于我国航发研制现状来说其实挺合理的。众所周知,我国航发研制领域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与美俄欧相比差距还非常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方面,好歹还有涡扇6、涡扇10两个完整的型号经历,中推涡扇方面的研制经验更加薄弱。
国产航发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航发领域研制中推核心机,但是由于资金、技术以及装机对象等一系列原因,该中型涡扇仅仅走到核心机阶段,并没有走完整个研制流程,更不用说在实际装备应用中完善了。直到进入21世纪,为了给“枭龙”提供一款备份发动机,贵发所测绘仿制了俄罗斯RD-33,获得了涡扇-13的型号。而作为中型四代机机的目标动力,涡扇19的性能必然要全方位超越涡扇13,最大推力10吨左右,推重比9以上。考虑到中国航发的能力,超级大黄蜂使用的F414发动机是非常合理的参考目标。
歼10发动机
歼31装上2台涡扇-19后,在推力上相比于F35拥有巨大优势。而在航电上国内的技术也不差美国多少,综合来看,完全体的歼-31足够与F35相抗衡了,最起码使得我国海军航空兵的顶尖装备不比对手差。这也是涡扇-19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意义所在,否则只使用俄制发动机的话,不仅推力不如还要受制于人。有了涡扇-19,歼-31想要多少有多少,不会因发动机的问题而导致产量不足。另外,枭龙战机也是涡扇-19的装机对象。在使用涡扇-19后,枭龙战斗机的机动性可以得到提升,外贸也不会受制于人。
国产航发
至于涡扇-19的进度,大家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涡扇-19立项较晚,得到的资源也不如涡扇15,其研制进度必然不会早于涡扇15。能在2030年前看到涡扇-19批量服役,已经很不错了。事实证明,薄弱的航空工业以及缺乏相关经验成为了日后研发国产航发的重要掣肘。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后患无穷!虽然与美国先进发动机相差20年左右,但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赶上来,解决这个掣肘问题,中国加油!